[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9296.1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1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荣;罗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地形 模型 显示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DEM模型数据,并根据DEM模型数据生成第一三维地形模型;从DEM模型数据中计算获得地形相对高度;获取当前视域对应的观察高度;根据观察高度和地形相对高度,计算高度比;根据高度比,调整当前视域对应的空间多边形采样跨度;最后依据采样跨度采样当前视域内空间多边形,采样后显示第二三维地形模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视域内空间多边形数目增多,增大采样跨度以中和空间多边形数目的增多,平衡运算负荷;视域缩小,则减小采样跨度,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显示更多三维地形细节,增强视觉效果;上述调整有效平衡计算机速度和视觉效果的冲突,增强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林相技术是直观、准确、交互地模拟大面积森林所在地的地形、树种组成、树高、气源、分布等信息的技术。通过将由三维地形模型构建的立体地形图和包含森林信息的数字林相图合成,并进行树种外观处理等生成虚拟林相。所述虚拟林相是全部林相信息的浓缩,具有信息准确、图像直观、表现面积大以及高信息完整度的特点,不但包含全部小班数据库的数据,能方便查询小班的全部属性,而且能够以虚拟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广阔森林所在地的各种森林林相信息。
其中,在立体地形图的建立过程中,一般是由空间多边形(主要是三角形)无限逼近得到,即通过逼近曲面的空间多边形来构造三维地形图。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拉高视角,则在视域内包括的空间多边形增加,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支持才能获得立体地形图;而用户在降低视角时,视域内的空间多边形量减少,则会丢失三维地形图的细节信息,影响视觉效果。
因此,在立体地形图显示时如何平衡计算资源和视觉效果的冲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虚拟林相生成过程中立体地形图计算资源和视觉效果冲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DEM模型数据,并根据所述DEM模型数据生成第一三维地形模型;
利用所述DEM模型数据计算获得地形相对高度;
获取当前视域对应的观察高度;
根据所述观察高度和所述地形相对高度,计算高度比;
根据所述高度比,调整当前视域对应的空间多边形的采样跨度;
依据所述采样跨度采样当前视域内的空间多边形,并根据采样后空间多边形显示第二三维地形模型。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观察高度和所述地形相对高度,计算高度比包括以下计算公式:
X0=h/Hmax,其中,X0为高度比,h为观察高度,Hmax为地形相对高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高度比,调整当前视域对应的空间多边形的采样跨度,包括:
预设基本高度比;
判断所述高度比是否大于所述基本高度比;
如果是,增加所述采样跨度;或者,
如果否,减小所述采样跨度,且最小采样跨度为1。
优选地,根据当前视域的所述高度比与所述基本高度比,计算确定当前视域对应的所述采样跨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高度比,调整当前视域对应的空间多边形的采样跨度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