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结构压敏胶的涂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8229.8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韩风;关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哈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38 | 分类号: | B05D1/38;B05D1/34;B05D7/00;B05D3/02;B05D3/14;B05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结构 压敏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带的涂布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结构压敏胶的涂布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敏胶的涂布方式普通的会采用逆转辊涂布方式,底徐剂及隔离剂的涂布 采用雕刻凹印辊涂布和迈义尔·巴耳(Mayer.bar)涂布等涂布方式,但这些传统的涂布方 法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的涂布方式采用溶剂胶水,溶剂胶水中溶剂被烘箱烘烤后散发出的有害气体, 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直接排放,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同事对作业人员造成身体危害; 二是用燃料将其燃尽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是需要浪费能源。
(2)由于不同类型的胶水间的粘结性问题,所以传统的技术只能涂布单层产品。
(3)传统的涂布方式只能单层涂布因此涂布的厚度相对较薄,只能在1-20微米之 间。
(4)传统的涂布由于单层涂布造成其粘结性不强其厚度不够很容易造成破坏,因 此会影响胶带的正常使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
因而,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无污染且实现粘结性更好的效果,采用 非溶剂胶水,将完全不同的胶水或同类型胶水,但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和/或软硬程度等 差异巨大的不同胶水涂布在一起,形成综合性能多层结构的压敏胶,该方法涂布厚度范围 大,一次可以将单层涂布厚度控制在0.005mm-5mm之间,且对胶层的表面层处理,使胶层间 存在过渡层约为1微米,从而不同的胶层之间粘结性强,不易破坏,该发明的多层结构压敏 胶的涂布方法还利用固化后交联模式,以解决现有胶水涂布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结构压敏胶的涂布方法,由以下方案构成:
(1)放卷,将大型的卷材即离型纸或离型膜,进行展开;
(2)涂布,液态的胶水在离型纸或离型膜上涂覆成一定厚度的胶层,一次涂布的厚度范 围为0.05mm–5mm之间;
(3)胶水固化,涂布后的胶层在温度烘箱中,通过控制进入的风温来控制温度,烘箱分 2-5段,每段的风温和胶层温度单独控制。每段的温度控制范围在20-150摄氏度之间,每段 的停留时间根据产品需要,距间为:1~500S;
(4)胶层表面处理:通过控制处理的环境,对胶层进行表面电晕或火焰处理;
(5)交联,在射线烘箱中进行,采用射线引发交联,烘箱中控制射线强度,射线强度在 0.1-500毫瓦/平方厘米之间,每段的停留时间根据产品需要,距间为:1~500S;
(6)收成大卷,切割成品胶带。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依次在离型纸或离型膜上涂布非溶剂胶水,采用胶层表 面处理及固化后交联模式的方法,实现了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涂布的厚度范围大,不易 破坏且粘结性强,尤其在生产过程中无污染且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述一种多层结构压敏胶的涂布方法步骤实施方框示意 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所述一种多层结构压敏胶的涂布方法步骤实施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多层结构压敏胶的涂布方法,本实施方式一是其中一组最佳配 比值,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步骤和方式实施:
(1)首先放卷:采用典型的双轴放卷设备,双轴可以一备一用,双轴由电机驱动放卷,通 过运行末端设置的张力辊反馈电机转速来控制张力,将离型纸或离型膜在放卷设备上放卷 后,即可实施涂布;
(2)涂布胶水1,第一层采用无溶剂型丙烯酸酯胶水,涂布厚度0.1mm;
(3)胶层1固化处理:利用烘箱设备处理,最佳值是第一段的温度/时间:30℃/40S;第二 段的温度/时间:70℃/50S;第三段的温度/时间:40℃/30S,
其可控制范围在:第一段的温度/时间:20-50℃/20-80S;第二段的温度/时间:40- 100℃/40-90S;第三段的温度/时间:20-60℃/20-50S;
(4)胶层1表面处理:在空气环境中使用电晕技术处理,电压800伏,功率5KW;
(5)涂布胶水2,第二层采用聚胺脂胶水,涂布厚度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哈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哈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件表面单组底漆喷涂工艺
- 下一篇:便于使用的输油管道刷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