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Fi通讯模式的无线测控仪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7970.2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良;孙蕾;刘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恒普瑞能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fi 通讯 模式 无线 测控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控仪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iFi通讯模式的无线测控仪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和单位都要用到电能表,电能表是用于计算电能消耗的工具。按照原理分,电能表可分为感应式和电子式两大类。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电网通信系统发展成熟,电能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式电能表是运用模数转换器把电压值和电流值转换为相应的数字值,然后用数字电路实现电能计量功能。
现有的智能电能表种类繁多,除了对用户的用电有功功率进行计量的基本功能外,为了对供用电环境进行监测,还分别实现了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功率因数、工频频率、反向电能等部分或全部供用电参数的测量。
为了得到上述供用电环境参数,供电管理部门初期都是在人工抄录用户用电有功功率的同时,使用“红外抄表器”、“无线抄表器”、或笔记本电脑等各种便携装置定期收集上述的这些用电环境参数进行分析,以便调整电网参数的设置,从而提高供用电效率。很显然这种定期收集用电环境参数的做法基本上没有任何实时性可言,因此成为了把供电网改造成智能供电网的最大瓶颈。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有线连接的通信方式,实现了远程抄表,即利用RS485或者网络的通讯方式和电能表通讯后,将电能表的数据上传到后台服务器来读取所需要的电参量来进行相应的操作。
但是电网环境极其复杂,这种有线通讯方式需要布线,布线是个极其繁琐的工作,施工难度较大,此外,有线方式的后期维护难度也相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利用已经成熟、稳定、高速、便捷的的互联网网络实现实时监测用户供用电环境、实时控制的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新型电能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通讯模式的无线测控仪表,包括设置于用户电能表和供电管理后台,包括主控模块、电能表模块、WiFi无线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存储单元、电能表模块、WiFi无线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能表模块、WiFi无线通讯模块和显示模块;
电能表模块,获得用户的用电参数信息并驱动显示模块显示同时存储至存储单元;
WiFi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供电管理后台进行通讯;
微处理器,由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将用电参数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后发送,并将接收到的无线供电控制信号和更新参数信号进行转换后送至微处理器;
电源模块,用于为各个模块提供电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WiFi无线通讯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WLAN主控单元和无线收发单元,所述WLAN主控单元和无线收发单元还分别与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的WLAN主控单元还与微处理器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管理后台通过互联网AP与WiFi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WiFi无线通讯模块采用遵从IEEE802.11协议的基础网拓扑结构中的STA站点,在微处理器和互联网AP之间构建出一条双向的无线局域网TCP/IP信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WiFi无线通讯模块采用遵从IEEE802.11协议的自主网拓扑结构中的STA站点,在微处理器和互联网AP之间构建出一条双向的无线局域网TCP/IP信道的同时,也作为其它无法直接到达互联网AP的STA站点的无线AP,对其信息进行转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WiFi通讯模式的无线测控仪表,避免了繁琐的布线施工和后期维护,供电管理后台通过WiFi无线通讯模块,利用WiFi无线局域网和互联网对本发明所连接的用户电能表的工作状态、特征参数、以及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和特征参数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实时更新,本发明结构合理,能够实现不同WiFi通讯模块之间的互相通讯,实现了实时稳定、实时可靠的对数量巨大的每个用电户的用电环境参数的大容量实时监测与控制,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后在智能供电网的支持下可降低用电量及提升使用端能源效率,因此是实现节能减碳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恒普瑞能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恒普瑞能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