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侧无触点直通流道的波纹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5886.7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宋秉棠;赵殿金;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侧无 触点 通流 波纹 | ||
本发明涉及板式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侧无触点直通流道的波纹板束,包括多个板片,所述板片包括主传热面、均匀分布于主传热面的扰流波纹、承压波纹及沿板片长度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分程波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式热交换器流道堵塞、积垢腐蚀、冷热介质温度交叉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式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侧无触点直通流道的波纹板束。
背景技术
随着板式热交换器技术的发展,板式热交换器应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目前,研究人员正试图将板式热交换器推广到易结垢、易堵塞工况。
对于易结垢、易堵塞应用工况,现有板束结构主要有:
1.半焊式板束结构。板片两两通过焊接方式组成板对,板对与板对之间通过垫片实现密封,需要时可将板束拆解成单个板对进行清洗。
2.宽流道板束结构。通过加大板间距来提高流道宽度。
3.带除污结构的板束结构。通过在板间设置除污结构,清除板间流道内的积垢问题。
板式热交换器板间流道堵塞和结垢很大原因上因为流道内流动场不均匀,尤其是存在滞留区的结果,板间流道的触点则进一步加剧了流动场的不均匀,从这个角度说,上述板束结构,仅仅是改善了堵塞或者结垢问题,并没有实质性解决流动场均匀性和触点的问题,所以无法从彻底解决堵塞或者结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易于发生堵塞的含颗粒介质或易于结垢的介质,提供一种有效解决板间流道堵塞、积垢腐蚀等问题且在不用多台设备串联的前提下解决普遍存在的温位交叉换热问题的单侧无触点直通流道的波纹板束。
基于板间流道堵塞和结垢的机理分析,本发明独创性地提出了单侧无触点直通流道波纹板束结构,在板束中,板片一侧流道无波纹触点,流道为直通结构,流道沿介质流通方向基本保持不变,因而从介质入口到出口,流动场基本保持一致,消除了颗粒物堵塞和积垢的前提条件,也就可以彻底地解决颗粒物堵塞和积垢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单侧无触点直通流道的波纹板束,包括多个板片,所述板片包括主传热面、均匀分布于主传热面的扰流波纹、承压波纹及沿板片长度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分程波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波纹与分程波纹相对于主传热面为凹波纹,多张所述板片组叠后,在板片两侧形成沿板片长度方向的纵向通道与沿板片宽度方向的横向通道,所述扰流波纹的高度小于横向通道的流道间距的1/2,所述承压波纹与分程波纹的高度等于纵向通道的流道间距的1/2,所述纵向通道内,承压波纹与承压波纹相对且形成触点、分程波纹与分程波纹相对且形成触点,在所述横向通道内,扰流波纹与扰流波纹相对且不形成触点。
所述板片四周通过折弯形成进口与出口,所述板片两两对扣形成板对,所述波纹板束包括相互组叠的多个板对。
所述板片四周与所述主传热面在同一个平面,通过设置在板片四周的镶条,依次通过板片-镶条-板片的顺序组叠成板束。
所述分程波纹为沿板片长度方向贯通的或一端间断的平直波纹或近似平直波纹,所述分程波纹的间断处设有呈半圆弧形或折线形排列的折程波纹,所述折程波纹为连续的或者间断的波纹且相对于主传热面为凹波纹。
所述板片上设有一定间隔的沿板片宽度方向的连续的或者间断的支撑波纹或支撑条,所述支撑波纹相对于主传热面为凸波纹,所述支撑条相对于主传热面为凸台,所述支撑波纹的深度与支撑条的高度等于所述横向通道的流道间距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0026-K281)
- 下一篇:换热器扁管、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