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5148.2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俞大有;陈定球;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 |
代理公司: |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5 | 代理人: | 肖战胜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板结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结构 体系。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行业中,为了使建筑形成整体结构,预制墙板、预制梁与预制 楼板之间不免出现大量现浇部分。为了提高装配率,尽可能减少现浇部分,墙 板与墙板之间以及墙板与楼板之间则需通过固定连接件来进行连接。固定连接 件使得预制墙板之间形成刚度很大的整体。但是,对于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体 系而言,并不需要像高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那样采用等同现浇的原则形成 刚度很大的抗侧力体系,同时刚度太大对多层建筑的抗震也是不利的,会吸收 过多的地震能量产生不可修复的破坏。且施工时,墙板之间的定位和固定较为 困难,抗剪和抗震性能欠佳,影响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使用固定连接件连接预制墙板 的技术,公开的固定连接件在墙板安装时虽然起到固定墙板横向缝的作用,但 是其不仅装配效率低,而且使用此固定连接件的墙板结构没有起到“强剪弱弯” 的抗震设防要求。
因此开发一种现场装配简单快速、装配效率高且湿作业少,具有良好抗震 性能或耗能能力的结构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便、装配效率高,能满足抗 震需求的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包括基础、 预制墙板和预应力筋,所述预制墙板设置于基础之上,所述预应力筋将所述预 制墙板及基础连接成整体,至少两块所述预制墙板在竖直方向通过水平缝连接 件连接定位,至少两块所述预制墙板在水平方向通过竖向缝连接件连接定位; 所述水平缝连接件包括耗能件和第一锚固件,其中,所述第一锚固件包括连接 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上的连接筋,所述耗能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竖向缝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锚固件以及U型件或椭圆型件,所述第二 锚固件设置在所述U型件或椭圆型件的两侧,所述第二锚固件通过U型件或椭 圆型件固定连接。如上述方案所述,预制墙板通过水平缝连接件和竖向缝连接 件装配成组合墙板,在墙板结构体系安装过程中,水平缝连接件和竖向缝连接 件分别起到固定墙板水平缝和竖向缝的作用,而在遇到地震灾害时或其他外力 作用下,位于墙板水平缝和竖向缝两端的连接件首先发生拉伸弹塑性变形,这 样保证墙体不发生沿水平缝的剪切滑移破坏,达到“强剪弱弯”的抗震设防要 求;预应力筋的设置,将预制墙板在竖向紧密串联,形成竖向整体性和刚度都 很好的剪力墙体。
墙板的装配过程中,所述水平缝连接件设置于上下设置的预制墙板之间, 或者设置在预制墙板与预制梁之间,又或者设置在预制墙板与楼板之间,此处 主要说明水平缝连接件设置于上下设置的预制墙板之间的情况,所述第一锚固 件锚固在上墙板上,即连接板及连接板上的连接筋设置上墙板内,耗能件预埋 在下墙板中,上下两块墙板连接时,待墙板落位后,把耗能件与连接板固定连 接即可。所述竖向缝连接件设置于左右设置的预制墙板之间,至少两个所述第 二锚固件分别锚固在两块左右设置的相邻的预制墙板上,所述第二锚固件部分 外露便于与U型件或椭圆型件进行连接。所述锚固件可以是预埋在预制墙板上, 也可以是后期安装在预制墙板上。本发明的水平缝连接件和竖向缝在安装及正 常使用下起固定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减震器,在发生地震或在其他外力下,连 接板的开孔处为薄弱点,能够发生弹塑性变形以及剪切变形,同时传递墙板间 的剪切力,消耗能量。所述孔可以是菱形孔、椭圆孔、腰形孔或条形孔,上述 孔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且又不至于变形过大。U型件或椭圆型件作为一种减 震器,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在发生地震或在其他外力下,椭圆型件本身能够 发生弹塑性变形以及剪切变形,同时传递墙板间的垂直剪切力,消耗能量。
本发明不仅安装方便,装配效率高,而且在遇到地震灾害或在其他外力作 用下减少地震作用对相邻墙板横向缝和竖向缝连接节点的破坏,提高了其抗震 能力或其他相应的安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