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4811.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舒世立;佟存柱;吴昊;汪丽杰;田思聪;王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024 | 分类号: | H01S5/02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朱红玲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热管 散热 系统 体积 大功率 半导体激光器 | ||
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涉及半导体激光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采用水冷散热,整机体积大且无法在失重条件下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可在失重条件下稳定工作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该激光器由五个激光器子模块、铜板卡具、热电制冷片及热管散热系统组成;激光器子模块、铜板卡具及热电制冷片的数量均为五个;每个激光器子模块发光功率为60W。热管散热系统为U型结构,不仅对激光器子模块起到高效散热作用,还起到封装保护作用。该激光器采用无水冷散热,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00W,整机尺寸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且可在失重条件下稳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在固体激光器泵浦、材料加工和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向高集成和高功率方向快速发展。因此,其产生的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也随之变得日益严重,并成为当今半导体激光器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主要采用水冷的方式散热。但是,由于水冷机体积很大,导致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整机具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不方便携带与使用。并且,采用水冷散热的半导体激光器无法在具有失重条件的空间中使用。目前,传统散热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高集成、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散热的需要。亟需采用一种新的具有高散热性能的散热元件和良好的封装结构来满足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散热的需求,以解决大功率小体积半导体激光器有效散热这一世界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采用水冷散热,存在整机体积大且无法在失重条件下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多个激光器子模块、多个铜板卡具、多个热电制冷片、一套U型热管散热系统和激光整形与合束装置;所述铜板卡具的厚度依次递增,且相邻铜板卡具的厚度相差2mm;所述多个激光器子模块串联后依次固定在对应的铜板卡具上,所述铜板卡具压在热电制冷片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U型热管散热系统的热管基板上,所述激光器子模块与铜板卡具之间设置有AlN陶瓷片,激光器子模块与所述AlN陶瓷片之间以及AlN陶瓷片与铜板卡具之间设置有铟箔;所述铜板卡具与热电制冷片冷面以及热管基板与热电制冷片热面之间由高绝缘导热胶填充;所述激光器子模块出射激光后经激光整形与合束装置合成一束光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热管散热系统引入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模块中,发明了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本发明采用高效热管散热技术,有效解决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中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问题,制备半导体激光光源输出功率可达300W。
本发明由于采用无水冷散热技术,制备的半导体激光光源具有体积小(整机尺寸为350mm×350mm×80mm)、重量轻(约10Kg),结构紧凑、携带方便且可在失重条件下稳定工作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中U型热管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U型热管散热系统内热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铜板卡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热管散热系统散热的小体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器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4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