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大棚后坡护植利用方法及大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2799.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波;付宝春;殷辉;王海燕;蔚露;王伟仁;裴帅帅;柯晓炜;安晓宁;武江;牛艳;高磊;左立翔;侯东兴;陈晓斌;罗春香;薛新平;李立新;赵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大棚 后坡护植 利用 方法 结构 | ||
1.一种温室大棚后坡护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大棚后
墙结构;所述大棚后墙结构由地基(2)、吸热层(3)、隔热层(4)、防寒层(5)和土坡层(6)组成;其中,地基(2)的宽度为1.5-2m,吸热层(3)、隔热层(4)和防寒层(5)均建立在地基(2)上;紧邻大棚本体(1)的为吸热层(3),宽度为40-50cm;防寒层(5)与吸热层(3)间隔65-80cm,防寒层(5)与吸热层(3)之间间隔的中空部分填充隔热材料构成隔热层;防寒层(5)的宽度为15-20cm;防寒层(5)外面为土坡层(6),自坡底向上铺设防水层(7),铺设至距离土坡层(6)顶部30-45cm距离处,在防水层(7)的上面是采用水泥砌筑成的固定网格层(8),外围土坡(9)将防水层(7)和固定网格层(8)完全覆盖;
对温室大棚外的外围土坡(9)进行修整,增加排水系统,外围土坡(9)的平均厚度不低于40cm,并在外围土坡(9)种植绿化植被或浅根防病虫性中药材,防止外围土坡(9)表面冲刷和水土流失。
2.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1)和大棚后墙结构;所述大棚后墙结构由地基(2)、吸热层(3)、隔热层(4)、防寒层(5)和土坡层(6)组成;其中,地基(2)的宽度为1.5-2m,吸热层(3)、隔热层(4)和防寒层(5)均建立在地基(2)上;紧邻大棚本体(1)的为吸热层(3),宽度为40-50cm;防寒层(5)与吸热层(3)间隔65-80cm,防寒层(5)与吸热层(3)之间间隔的中空部分填充隔热材料构成隔热层;防寒层(5)的宽度为15-20cm;防寒层(5)外面为土坡层(6),自坡底向上铺设防水层(7),铺设至距离土坡层(6)顶部30-45cm距离处,在防水层(7)的上面是采用水泥砌筑成的固定网格层(8),外围土坡(9)将防水层(7)和固定网格层(8)完全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土坡(9)上覆植有浅根植被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土坡(9)的厚度不低于4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为塑料泡沫或者打成捆的麦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3)为位于大棚本体(1)的一面设置有1-2层大棚无纺布棉被的砖混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层(5)为中间夹苯板的砖混墙,或者中间填充炉渣或蛭石的砖混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设备,所述排水设备为多个水平布置在固定网格层(8)上的半圆形排水管,半圆形排水管之间互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7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社交功能的智能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