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2332.1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旭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B22F1/00;H01F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粉离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粉离合器专用
磁粉。
背景技术
磁粉离合器是由传动单元输入轴和从动单元输出轴合并而成,在两组单元之间的空间,填有粒状的磁粉。当磁性线圈不导电时,转矩不会从主动轴传于传动轴,但如将线圈电磁通电,就由于磁力的作用而吸引磁粉产生硬化现象,在连继滑动之间会吧转矩传达。
国内目前生产的磁粉,由于组成完全不同,其性能与本磁粉差别很大。中国专利号200810086681.2中公开了一种耐磨的磁粉,其组成按重量百分含量计为:Si:0-10%,0除外;Cr:0-10%,0除外;Nb:0-2%,0不除外;其余为铁。该磁粉为球状颗粒,或鳞片状颗粒,粒径分布在10nm-100µm,但该磁粉磁通量小,而且效果不够好。
因此,研发一种磁体效果好,形态固定,且耐磨性能好,不易压坏的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体效果好,形态固定,且耐磨性能好,不易压坏的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 8-10份、铬 8-10份、铌 1-3份、钛 10-15份、铁 7-9份、锰 7-9份和钽 1-3份。
进一步地,所述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 8.5-9.5份、铬 8.5-9.5份、铌1.5-2.5份、钛 12-13份、铁 7.5-8.5份、锰 7.5-8.5份和钽 1.5-2.5份。
进一步的地,所述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 9份、铬 9份、铌 2份、钛 12.5份、铁 8份、锰 8份和钽 2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选用的各原料,都比较易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且各组分配比合理,制备出的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磁体效果好,即饱和磁化强度高,且其形态固定,耐磨性能好,不易压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该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 8份、铬10份、铌3份、钛15份、铁9份、锰9份和钽3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该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10份、铬 8份、铌 1份、钛 10份、铁 7份、锰 7份和钽 1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该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 8.5份、铬9.5份、铌2.5份、钛13份、铁8.5份、锰8.5份和钽2.5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该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9.5份、铬 8.5份、铌1.5份、钛 12份、铁 7.5份、锰 7.5份和钽 1.5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该磁粉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 9份、铬 9份、铌2份、钛 12.5份、铁 8份、锰 8份和钽 2份。
上述实施例1~5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将其混合均匀;
(2)在加热炉中加以熔炼,待熔炼完全后,再进行雾化制粉。
实施例1~5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各组分配比合理,制备出的磁粉离合器专用磁粉磁体效果好,即饱和磁化强度高,且其形态固定,耐磨性能好,不易压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旭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旭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强耐高温镁合金大构件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节能炉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