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方法及中药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2043.1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玲;丁利和;孙发;谢自新;林丹;王贤亲;张园;赵敏;高红昌;叶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运动 中药 粉碎 方法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处理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含轮齿和勺子状推板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方法及中药粉碎机。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中药的配方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固定配方的片剂和汤剂并不能适合所有的患者。
在中药使用前对中药材进行粉碎处理,有利于更大限度的发挥中药的药效。中药粉碎装置利用粉碎齿盘间的高速相对运动,被粉碎物料在齿间受到冲击、摩擦及物料彼此间冲击等综合作用获得粉碎。常规的粉碎设备往往造价昂贵,粉碎效果和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方法及中药粉碎机。本发明采用间歇式粉碎,提高粉碎效果和效率,还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方法,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棘轮机构的配合实现滚轮的间歇运行,并利用滚轮上的轮齿和粉碎机框架侧面上的凸起部分配合过程中的挤压将中药材进行粉碎。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方法中,利用滚轮上的勺子状推板将未粉碎的中药材重新回到粉碎环节,并利用勺子状推板末端设置的毛刷将已粉碎的中药材粉末通过过滤层到达收集箱里。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方法中,所述的收集箱能从底座两侧拔出。
根据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方法的中药粉碎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圆筒状的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滚轮,滚轮连接有棘轮机构,棘轮机构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滚轮上设有交错布置的勺子状推板和轮齿,勺子状推板的外端设有毛刷;所述框架内壁上设有与轮齿配合碾碎的凸起,所述框架顶端设有进料盖,框架底部设有过滤层。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粉末收集的收集箱,收集箱位于过滤层的下方。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勺子状推板的凹进去方向与滚轮旋转方向相反。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毛刷的长度与凸起的高度一致。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轮齿的外端设有倒角。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凸起的外端设有倒角。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凸起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固定在滚轮端面上的棘轮,棘轮侧面配合有棘爪。
前述的间歇运动式中药粉碎机中,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曲柄,曲柄连接有连杆,连杆连接棘爪;或连杆连接有摇杆,摇杆与棘爪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和棘轮机构实现了滚轮的间歇运动,并利用滚轮上的轮齿和粉碎机框架侧面上的凸起部分配合过程中的挤压将中药材进行粉碎(棘轮与滚轮固结在一起),本发明采用间歇式粉碎,提高粉碎效果和效率,还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挤压效果,框架侧面上的凸起部分可以采用弹性材料来制成。利用滚轮上勺子状推板,将未粉碎的中药材重新回到粉碎环节,并利用勺子状推板末端设置的毛刷将已粉碎的中药材粉末通过过滤层到达收集箱里。为了避免勺子状推板与框架侧面凸起部分的干涉,设置在勺子状推板末端的毛刷长度应与粉碎机框架侧面凸起部分高度持平。勺子状推板凹进去的方向应与滚轮旋转方向相反,使得能把未粉碎的中药材重新抬回到粉碎循环中。收集箱可以从粉碎机两侧拔出,有助于维护。
本发明能够及时将框架中达到破碎要求的细粒物料及时从过滤网中排出,有利于减轻粉碎负荷,节约能源和提高本发明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加料方便,轮齿上的倒角和/或凸起上的倒角能有效减少动齿盘卡涩或驱动电机过载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本发明长期稳定运行。
本发明能将未粉碎至要求颗粒继续返回循环粉碎,提高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滚轮和棘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