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噪音污染的汽车尾翼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1889.3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赖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噪音 污染 汽车 尾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噪音污染的汽车尾翼。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是指汽车行李箱盖上,后端所装形似鸭尾的突出物,属于汽车空气动力配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
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上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
然而,在汽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现有的尾翼由于直接与空气产生高速的相对运动,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发出较大噪音,对乘客或驾驶员都带来干扰,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噪音污染的汽车尾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尾翼本体风噪较大的问题,实现降低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尾翼本体风噪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降低噪音污染的汽车尾翼,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尾翼本体,所述尾翼本体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尾翼本体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棉。针对现有的汽车尾翼在高速行车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降低噪音污染的汽车尾翼,通过使用共振吸声材料制作汽车尾翼,同时在尾翼本体表面包覆一层玻璃棉,利用共振吸声材料的共振与玻璃棉的多孔吸声效应,来减轻汽车尾翼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共振吸声材料是吸声材料中利用共振作用来降低音量的一类材料的通称,如吸收低中频的膜状材料、板状材料,吸收低频的乳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穿孔板等。本发明中如若优选以上材料复合使用制成的吸声材料,可扩大吸声范围,提高吸声系数。玻璃棉是比较常用的人造无机纤维材料,其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将玻璃棉包覆在尾翼本体表面,即前后表面均包覆,能够使得通过汽车尾翼产生的噪音在穿过尾翼时受到两次玻璃棉内部小孔的阻尼性削弱,起到降低噪音能量的效果。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噪音首先通过一层玻璃棉的削弱到达尾翼本体表面,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的尾翼本体在音波振动作用下发生共振,继续削弱噪音的能量,再由尾翼本体另一侧包覆的玻璃棉再次削弱噪音能量,从而实现降低尾翼本体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共振吸声材料为铝纤维吸音板或聚酯纤维吸音板。铝纤维吸音板或聚酯纤维吸音板均是现有的吸音材料,两者均具有强度高、吸音效果良好,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共振吸声材料为带有圆形穿孔的金属薄板。金属薄板材料强度高、抗高温、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优选为镀锌板、铝板或不锈钢板,其上的圆形穿孔为空气提供流通通道,当通过圆形穿孔的声波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这时金属薄板振幅达到最大,穿孔中空气往复运动的速度最大,摩擦损失最大,吸收的声能也达到最大值。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穿孔孔径为1~3mm且呈随机分布。圆形穿孔孔径过大会使得汽车尾翼提供的底面附着力降低,而使用孔径在3mm以内的圆形穿孔,配合两层玻璃棉的阻隔,则能够保证不会对汽车尾翼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圆形穿孔的孔径范围在1~3mm且呈随机分布,能够使得金属薄板的共振频率具有更大的范围,即在较大频段范围内的声波作用下都能产生局部范围内的共振,在更大程度上削弱高速行车过程中尾翼产生的不同频率的噪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降低噪音污染的汽车尾翼,通过使用共振吸声材料制作汽车尾翼,同时在尾翼本体表面包覆玻璃棉,利用共振吸声材料的共振与玻璃棉的多孔吸声效应,来减轻汽车尾翼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圆形穿孔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及对应的部件名称:
1-尾翼本体,2-玻璃棉,3-圆形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越障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通讯设备防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