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惯性式流体输送增压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427.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夏春 |
主分类号: | F04F7/00 | 分类号: | F04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惯性 流体 输送 增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的输送和增压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惯性式流体输送增压方法及其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水泵和气泵的对液体或气体等流体进行压缩的原理有两种,一种是容积泵,通过活塞往复运动,该种方式的活塞与泵体需要直接接触并密封,摩擦力较大,另一种是叶片泵,通过叶片旋转增压,但叶片与流体之间有强烈的相对运动,而水泵和气泵通常是电能驱动,因此使得耗电量较大,存在较大的能耗,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水泵或气泵对流体进行压缩时电能消耗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一种惯性式流体输送增压方法及其装置。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惯性式流体增压输送方法,使用一容器容装流体,容器上设置间隔一段距离的两个通孔作为流体输入口和流体输出口,流体输入口和流体输出口都设置单向阀控制流体的单向输入和输出流动,使用振动驱动机构驱动容器振动,使容器内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交替改变,通过流体在惯性作用下产生的挤压和单向阀对流体流动方向的单向控制,实现流体的输送增压。
多个所述的容器通过串联的方式依次连接,后一容器上的流体输入口与前一容器上的流体输出口连通,使各个容器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单向阀的流动方向一致,容器在振动过程中容器内的流体在依次流通各个容器时逐级增压,实现流体的输送增压。
多个所述的容器在容器的振动方向上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各个容器之间相互独立,所述各个容器上的流体输出口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容器在振动过程中容器内的流体从各个容器的流体输出口输出并通过连通的管道汇聚后输 出,增加了流体的输送量,实现了流体的输送增压。
实现惯性式流体增压输送方法的一种惯性式流体输送增压装置,包括真空密闭腔体、流体增压机构和振动驱动机构,流体增压机构的两侧分别通过弹簧支撑悬空安装于所述的真空密闭腔体内,流体增压机构可以随弹簧在弹簧的轴向上下运动,流体增压机构包括多个依次串联固定连接的容器,每个容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输入口和流体输出口,一端的容器的流体输入口与另一端的容器的流体输出口分别通过弹性流体输送管与流体储存容器连通,中间排列的各个容器的流体输入口与其前一容器的流体输出口连接,每一容器的流体输入口和流体输出口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且各个单向阀的流动方向一致,所述的振动驱动机构与所述流体增压机构连接并驱动流体增压机构的各个容器往复振动,使容器内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交替改变,通过流体在惯性作用下产生的挤压和单向阀对流体流动方向的单向控制,实现流体的输送增压。
实现惯性式流体增压输送方法的另一种惯性式流体输送增压装置,包括真空密闭腔体、流体增压机构和振动驱动机构,流体增压机构的两侧分别通过弹簧支撑悬空安装于所述的真空密闭腔体内,流体增压机构可以随弹簧在弹簧的轴向上下运动,流体增压机构包括在所述弹簧的轴向上并联固定连接的多个容器,每个容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输入口和流体输出口,各个容器的流体输入口均通过弹性流体输送管与流体储存容器连通,各个容器的流体输出口均通过弹性的流体输送管与流体储存容器连通,每一容器的流体输入口和流体输出口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且各个单向阀的流动方向一致,所述的振动驱动机构与所述流体增压机构连接并驱动流体增压机构的各个容器往复振动,使容器内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交替改变,通过流体在惯性作用下产生的挤压和单向阀对流体流动方向的单向控制,实现流体的输送增压。
所述的增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缓冲罐,缓冲罐包括密封的中空罐体,罐体内腔上下设置有气体腔和液体腔,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口,所述的各个容器的流体输出口通过弹性的流体输送管与该进口连接,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空气阀与气体腔连通,所述的罐体上还设置有出口,出口与所述气体腔不连通,出口通过管路与流体储存容器连通。
所述的振动机构包括连接棒、永磁体和线圈组件,连接棒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流体增压机构,所述的永磁体固定连接于连接棒的另一端,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作为信号源的第一线圈和作为动力源的第二线圈,第二线圈通过一处 理电路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线圈通电后与永磁体磁极相反,第一线圈产生的感生电流信号启动处理电路,将外接电源的电流经过放大整流输送到第二线圈。
所述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轴向上并列设置,连接棒带动所述的永磁体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穿行。
所述的第一线圈绕设于所述的永磁体外部,所述的第二线圈绕设于所述的第一线圈的外部,所述的连接棒带动所述的永磁体在第一线圈内轴向穿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夏春,未经吕夏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