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碟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9323.7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8 | 分类号: | F02C7/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1.一种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蜗壳(30)、上盖板(20)、下盖板(20’)和碟式换热板(10),其中,
所述碟式换热板(10)为双面圆形碟状结构,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部位为圆形区(11),圆形区的四周为波纹结构;
所述上盖板(20)和下盖板(20’)为尺寸与碟式换热板(10)匹配的圆形盖板,其朝向外侧的一面设有流体出入口,其朝向内侧的一面上具有与波纹结构对应的肋片;
所述蜗壳(30)为对称设置的双层环形结构,上层环形结构(35)和下层环形结构(36)均设有流体出入口;
上盖板(20)的肋片与碟式换热板上表面的波纹结构形成由内至外的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由蜗壳的上层环形结构(35)所环绕,并与上层环形结构(35)内部连通;
下盖板(20’)的肋片与碟式换热板下表面的波纹结构形成由内至外的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由蜗壳的下层环形结构(36)所环绕,并与下层环形结构(36)内部连通;
流入碟式换热器的冷流体和热流体经圆形区(11)并分别经两个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其中一个实现热交换,并排出碟式换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式换热板(10)的该波纹结构由N个波峰(12)和N个波谷(13)围绕圆形区(11)相间排列形成,所述流体通道为波峰(12)和波谷(13)形成的N个波纹型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由中心向外、沿径向分为内环过渡段(14)、平直段(15)和外环过渡段(16),其中2≤N≤100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盖板朝向外侧的一面的中心部位为第一流体出入口(21),第一流体出入口(21)四周沿径向排列N个内环肋片(23),其尺寸与碟式换热板的内环过渡段(14)匹配,内环肋片(23)沿径向四周为环形平面区(22),其宽度与碟式换热板的平直段长度相同,环形平面区(22)沿径向四周为N个外环肋片(24),其分别与N个内环肋片(23)位置正对,其尺寸与碟式换热板的外环过渡段(16)匹配,内环肋片(23)、环形平面区(22)和外环肋片(24)分别与碟式换热板的内环过渡段(14)、平直段(15)和外环过渡段(16)相咬合,形成封闭的流体通道,其中2≤N≤100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下盖板(20、20’)和碟式换热板的上、下表面咬合后与蜗壳(30)密封连接,碟式换热板上、下表面的碟式换热板出口(19)分别与上、下层环形结构的蜗壳入口(31)光滑连接,蜗壳入口(31)连接环状的蜗壳周向通道(32),蜗壳周向通道末段为向外侧偏转的蜗壳出口段(33),蜗壳出口段顶端为第二流体出入口(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式换热器工作于同向换热模式,即冷、热流体均由第一流体出入口(21)流入碟式换热器、由第二流体出入口(34)流出碟式换热器;或均由第二流体出入口(34)流入碟式换热器、由第一流体出入口(21)流出碟式换热器;
或者,所述碟式换热器工作于逆向换热模式,即冷流体由第二流体出入口(34)流入碟式换热器、由第一流体出入口(21)流出碟式换热器,热流体由第一流体出入口(21)流入碟式换热器、由第二流体出入口(34)流出碟式换热器;或者热流体由第二流体出入口(34)流入碟式换热器、由第一流体出入口(21)流出碟式换热器,冷流体由第一流体出入口(21)流入碟式换热器、由第二流体出入口(34)流出碟式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M个所述碟式换热器的第一流体出入口(21)和第二流体出入口(34)对应连接,组成串联式碟式换热器组,其中2≤M≤1000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区(11)为平面或波纹结构;和/或流体通道引导线(17)为直线、曲线或折线,流体通道引导线(17)的方向沿径向或与径向成一定角度;和/或流体通道截面曲线(18)为正弦曲线、折线或圆弧加直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碟式换热板(10)经整体冲压、整体铸造或整体车铣工艺加工制成;和/或碟式换热板的材料为不锈钢、铝或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3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