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LF炉升温效率减少溶剂消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312.9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利;于海岐;张宏亮;吕志勇;邢维义;王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7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lf 升温 效率 减少 溶剂 消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LF炉升温效率,减少溶剂消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LF炉升温电耗是冶炼厂的主要耗能项目之一。目前,降低电耗的主要工艺措施主要有:1、控制转炉低温出钢比例,防止因顶渣结壳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埋弧加热;2、根据LF炉进站钢水罐顶渣情况,决定升温档位;3、在升温前加入CaC2造泡沫渣等,这些措施对降低电耗起了相当的作用。上述工艺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缩短造渣过程所需时间,以便LF炉可进行埋弧加热。通过以上措施可使造渣缩短至15min左右。但如何能进一步缩短造渣时间,进行埋弧加热,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耗,显然仅仅依靠上述措施是不可能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高LF炉升温效率,减少能源、合金及溶剂消耗,降低冶炼成本。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提高LF炉升温效率减少溶剂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定义两种钢水罐,一种是LF炉精炼处理后,在铸机浇铸的钢水罐A;另一种是准备在转炉出钢的钢水罐B,计划进LF炉精炼处理;
(2)转炉出钢时,将钢水装入钢水罐B,保证净空在500~550mm;
(3)钢水罐A上机浇铸完后,立即将剩余钢渣翻到钢水罐B内;
(4)钢水罐B进入LF炉处理时,以4~4.5℃/min的速度升温4~5min后,分2~4批次加入白灰造渣料,每批白灰加入量在480~650kg;
加第一批白灰的同时加入铝线段,加入量为:(成品上线铝含量+0.01%)×10000×30;
加入白灰的同时一起加入助熔渣,助熔渣加入量为白灰的0.15%~0.25%;
渣料加入总量较不回收钢渣的罐次减少200~800kg,助熔渣加入总量较不回收钢渣的罐次减少100~375kg;
(5)钢水罐A内钢渣回收的条件是:当钢水罐B内钢种有合金残余元素要求的,如果钢水罐A内含有该合金成分,则不回收;当钢水罐B已回收2次以上时,则不再继续回收或只回收部分钢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极大提高LF炉升温效率,有效减少能源、合金及溶剂消耗,降低冶炼成本。以典型钢种AH32为例,本发明与常规工艺对比统计结果为:
本发明不包括回收残钢的效益,仅降低能源、合金、溶剂消耗的吨钢效益即可达2.59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定义两种钢水罐,一种是LF炉精炼处理后,在铸机浇铸的钢水罐A,另一种是准备在转炉出钢的钢水罐B,计划进LF炉精炼处理。
2、转炉出钢时,将钢水装入钢水罐B,保证净空在530mm。
3、钢水罐A上机浇铸完后,立即将剩余钢渣翻到钢水罐B内,以减少钢渣 散失热量,同时避免钢渣温度低,翻渣时翻不净。
4、钢水罐B进入LF炉处理时,因顶渣较厚且流动性好,因而选择第4档升温,以4℃/min的速度升温5min后,分2次加入白灰造渣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
- 下一篇:移动洗车平台防水安全板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