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柔性触感的聚丙烯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857.8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2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汪理文;李庆贵;孙兆才;翁永华;丁贤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L83/10;C08L1/02;C08K13/04;C08K7/06;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柔性 触感 聚丙烯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柔性触感的聚丙烯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内饰、配件及家用电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汽车内饰件仪表盘为例,在经济车型或硬朗型SUV中常采用硬质仪表盘,即PP注塑成型,这种材料塑料感强,不能给人以柔软度质感,往往不能满足温馨豪华的装饰风格,为了达到这种柔软触感的效果,现有技术也有通过使用高弹性的涂料来实现,但这种方法会造成成本增加,对环境也有较大污染。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使其具有柔软触感,同时还保持适用于作为汽车外部和/或内部材料的广泛应用的较好物理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柔性触感的聚丙烯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柔性触感的聚丙烯材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聚丙烯45-60%,聚丙烯-乙烯共聚物20-35%,长纤维5-15%,无机填料0-15%,有机硅材料5-20%,助剂1-5%,所述聚丙烯为等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的混合物,其中等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的质量比为2:0.5-1:1,所述无规聚丙烯质均分子量为50000-250000,所述有机硅材料为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乙烯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35%。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稳定剂和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受阻胺类稳定剂,所述抗氧剂为芳香族磷类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长纤维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纤维素纤维和大麻纤维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长纤维的直径为5-8μm,长度为15-30㎜。
优选地,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氢氧化镁和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原料进行选择和比例调控,使最终获得的产品具有更加柔软的触感,不仅如此,产品也更耐刮伤,且兼具一定的刚性和良好韧性,力学性能优异;
原料中特定的无规聚丙烯配合等规聚丙烯能够调控聚丙烯的结晶度,使产品具有适度的恢复弹性,嵌段有机硅材料(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还与配方中各组分具有更好的相容性,有利于增加产品的柔软触感;
长纤维相较短切玻璃纤维在本发明的配方中能使产品获得更好的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样品的制备方法均可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如熔融共混法。以下所称长纤维(即碳纤维、纤维素纤维)的直径为5-8μm,长度为15-30㎜。聚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乙烯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35%。
实施例一
将45%聚丙烯,35%聚丙烯-乙烯共聚物,10%碳纤维,4%纳米二氧化钛粉末,5%有机硅材料和1%助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5Min,转速1000-2000转,得预混合料,将预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样品,螺杆各区温度为200-250℃。以上各组分均按质量百分比计,所称聚丙烯为等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的混合物,其中等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的质量比为2:0.5,所述无规聚丙烯质均分子量为50000-250000,有机硅材料为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助剂为受阻胺类稳定剂和芳香族磷类抗氧剂。
将以上所得样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二
将50%聚丙烯,20%聚丙烯-乙烯共聚物,15%纤维素纤维,5%纳米二氧化钛粉末,9%有机硅材料和1%助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5Min,转速1000-2000转,得预混合料,将预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产品,螺杆各区温度为200-250℃。以上各组分均按质量百分比计,所称聚丙烯为等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的混合物,其中等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1,所述无规聚丙烯质均分子量为80000-150000,有机硅材料为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助剂为受阻胺类稳定剂和芳香族磷类抗氧剂。
将以上所得样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