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用有机肥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53905.4 申请日: 2016-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523791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7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杨淳
主分类号: C05F11/00 分类号: C05F11/00;C05F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茶叶 有机肥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领域。尤其是基于黄豆的茶叶用有机肥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茶叶中有机化合物种类不低于450种,如氨 基酸、维生素、茶蛋白、茶多糖、茶多酚、咖啡碱、茶叶皂贰、茶氨酸、茶色素 等,对人体十分有益,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氧化、抗菌、抗辐射等功能;茶叶中的矿质元素对人体也是有益的。据唐代陈 藏器《本草拾遗》中将茶叶的功效描述为:“诸药为各药之药,茶为万药之药。” 明代顾元庆茶谱中将茶叶的功效描述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 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由此可知,茶叶具有广 泛的医疗保健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 茶叶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高级消费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绿色茶”, “有机茶”等概念的普及,无公害茶叶生产面积迅速扩大,我国茶叶发展前景辉 煌。但我国茶叶产业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生产过程中过多施用化肥,无机有机肥 施用少,导致土地板结,土壤理化性能降低,茶叶产量低下,品质降低,产量不 稳定等。进而导致我国茶产业发展缓慢,出口量增长缓慢,国际竞争力差,出口 价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茶叶出口价格,获利较少。因此,我国的茶叶生产领域亟 待提高生产标准和生产质量,增加一级茶的生产比例,使其更好地走向国内外市 场。

针对我国茶叶栽培过程中,茶农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少,导致土地 板结,土壤理化性能降低,茶叶产量低下,品质降低,产量不稳定的现象。本发 明专利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当地作物,发明一种作物发酵施肥配方,既能提高茶 叶产量和品质,又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同时还不会造成外来虫害、细菌、病毒 入侵,能够保持当地绿色茶叶生产基地的持续有效发展,切实提高人民收益。使 茶叶更好地为农民创收,更好地通过国际检疫,走向国际化市场。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本发明提出:

1,一种茶叶用有机肥,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肥由以下步骤制得:

第一步,备料:干燥的黄豆、干燥的玉米杆、干燥的红薯茎、干燥的水稻 杆、干燥的杨树叶、干燥的花椒叶,

第二步,加工备料:将玉米杆切成3厘米长的段、红薯茎切成5厘米长的 段、水稻杆切成10厘米长的段,

第三步,将第一步准备的黄豆、杨树叶、花椒叶,以及经过第二步处理的 玉米杆、红薯茎、水稻杆加入发酵池,再加入酵素腐熟剂,然后加水,混合均匀,

第四步,发酵30天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肥,

且:重量份为:120份黄豆,60份玉米杆、50份红薯茎、40份水稻杆,20 份杨树叶,10份花椒叶,1份酵素腐熟剂,240份水。

2,一种茶叶用有机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备料:干燥的黄豆、干燥的玉米杆、干燥的红薯茎、干燥的水稻 杆、干燥的杨树叶、干燥的花椒叶,

第二步,加工备料:将玉米杆切成3厘米长的段、红薯茎切成5厘米长的 段、水稻杆切成10厘米长的段,

第三步,将第一步准备的黄豆、杨树叶、花椒叶,以及经过第二步处理的 玉米杆、红薯茎、水稻杆加入发酵池,再加入酵素腐熟剂,然后加水,混合均匀,

第四步,发酵30天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肥,

且:重量份为:120份黄豆,60份玉米杆、50份红薯茎、40份水稻杆,20 份杨树叶,10份花椒叶,1份酵素腐熟剂,240份水。

3,含黄豆的原料制得的有机肥,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肥由以下步骤制得:

第一步,备料:干燥的黄豆、干燥的玉米杆、干燥的红薯茎、干燥的水稻 杆、干燥的杨树叶、干燥的花椒叶,

第二步,加工备料:将玉米杆切成3厘米长的段、红薯茎切成5厘米长的 段、水稻杆切成10厘米长的段,

第三步,将第一步准备的黄豆、杨树叶、花椒叶,以及经过第二步处理的 玉米杆、红薯茎、水稻杆加入发酵池,再加入酵素腐熟剂,然后加水,混合均匀,

第四步,发酵30天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肥,

且:重量份为:125份黄豆,55份玉米杆、54份红薯茎、36份水稻杆,22 份杨树叶,8份花椒叶,1份酵素腐熟剂,240份水。

4,含黄豆的原料制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淳,未经杨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3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