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钓鱼网站跟踪与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1332.1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纪玉春;严寒冰;郑立有;肖崇蕙;丁丽;李晶晶;张鸿江;贾子骁;徐原;何世平;李志辉;姚力;朱芸茜;高胜;胡俊;王小群;张腾;陈阳;李世淙;党向磊;刘婧;饶毓;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王蕊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命周期 钓鱼 网站 跟踪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钓鱼网站跟踪与处理的方法。包括投诉、通报、处置、归档等过程。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钓鱼网站跟踪与处理的方法是专门针对钓鱼事件进行监测通报和投诉处置的面向业务的全面解决方案,其能够对钓鱼网站事件通报、鉴定、受理、处置、追溯、取证等各项业务和能够对事件的流转过程和处置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钓鱼网站跟踪与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钓鱼事件愈加频繁,网络钓鱼(Phishing,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ID、ATM PIN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
目前,对网络钓鱼事件,需要进行监测通报和投诉处理,除了实现各自的工作流程之外,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及数据的变化要做记录、查询和统计,其中某些数据会被对外公布,因此,对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准确性要求都比较高。
通报的目的在于将自主监测发现的钓鱼事件告知银行等客户。有的客户业不需要进行处置,收到通报即可;有的客户反馈后需要进一步处置,通报事件将作为其投诉给的事件进入到处置流程;有的客户不需要询问需不需要处置,直接进入处置流程。
处置的目的在于让被投诉的钓鱼网站不再存活,采取的措施为关停域名或删除仿冒链接。但是,由于处理方并不直接管理钓鱼网站,必须得协调其主管单位来解决。钓鱼网站如果注册了域名,则协调域名注册商关停;如果定位不出域名注册商或只有IP,在境内的则下发当地分中心去协调该IP主管单位删除仿冒链接。
处置的流程大致来说分为几个步骤:筛选过滤有效投诉、定位需要协调的单位、将事件的信息录入系统作为立案、协调处置钓鱼网站,处置结束将该事件归档作为结案。
有效投诉即被投诉钓鱼网站仿冒了某银行网页,并以窃取用户信息、骗取钱财为目的。投诉必须有仿冒网页截图作为证据,截图上的URL需和投诉的URL一致、内容是仿冒了银行网页而不是仿冒其他的网站。
针对仿冒网页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大致分为:URL相关、协调处置方被仿冒网站相关、投诉方相关、被仿冒网站相关四大部分。URL相关的信息有域名、IP;协调处置方相关信息为域名和IP的主管单位(域名注册商、DNS解析商、接入商、ICP备案号;其境内外、国家、省份、联系方式等),以便监测、统计分析。投诉方相关信息有投诉方的境内外、国家、省份、联系方式、投诉时间等,便于对投诉方做统计分析。被仿冒网站相关信息有投诉方的境内外、国家、省份、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将录入系统,从而把钓鱼事件全方位的认识固化下来。
根据上个步骤获取的协调处置方相关信息,通过发邮件等方式联系对方处理钓鱼网站,在对方处理期间需要验证存活性,直到确认处理完毕。
处置完的事件需要归档,结束该事件。
在处置过程中,一些关键时间点需要记录以便统计某些时间段的工作效率。
由于投诉来自若干个单位,有可能造成同一个时间段内重复投诉同一个钓鱼网站,只能算一个事件,第一次录入系统后未归档前不能再次录入,因此要在一些必要的时刻要进行去重处理。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全面监控钓鱼网站事件的各项业务并能够对事件的流转过程和处置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处理方法便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1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