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重症监护车厢的负压舱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0503.9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汉军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症 监护 车厢 负压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列车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症监护车厢的负压舱。
背景技术
批量伤病员运输设备可与轻型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一起形成全程、连续、完整的救治链,为自然灾害发生时大批量伤病员的医疗救援提供大型关键装备,成为构建和完善现代医疗救援体系的关键环节。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目前的伤员运输列车主要是将常规的火车车厢改为卧铺车厢运输伤员,然而此种伤员运输列车存在着以下不足:
1)缺乏专业重症监护车厢以及相应设施设备,不具备批量重症伤病员后送及后送途中监护的能力;
2)缺乏重症伤员的上乘下载和安置周转辅助装置;
3)缺乏重症伤员持续供氧、不间断供电和特殊感染隔离设施。
综合现有技术分析可知,由于目前的伤员运输列车是将多节卧铺车厢连接在一起,其中一节车厢内安装有手术台,以方便对需要急救的伤员进行临时手术。然而由于车厢内的设备和仪器都比较有限,对伤员只能做临时处理,手术结束后的患者被送往普通病床进行观察。
对于自然灾害时期,伤员易发生交叉感染,以及传染性疾病传播,就目前的伤员运输列车而言,若有传染性伤员在列车上时,极易造成病情传播,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由此可见对于如何解决卫生列车上传染性伤员救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卫生列车中的传染病伤员隔离,且对传染病伤员进行医治的负压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用于重症监护车厢的负压舱,包括车厢的车顶、车底、两块相邻车厢的侧板和两扇隔墙;所述车顶、车底、侧板和隔墙形成密闭腔室;其中一扇隔墙上设有便于担架车进入密闭腔室的隔离门,所述密闭腔室内安装有监护床和进气过滤装置,位于密闭腔室内的车顶上安装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位于监护床正上方。
本方案的工作过程及优点在于:具体使用本负压舱时,首先将传染病伤员通过担架车等工具运送到密闭腔室内,然后将伤员安置在监护床上,再启动负压装置。由于负压装置位于舱顶部,负压装置工作时,使负压舱内建立梯度压差,实现内部空气的定向流动,以避免有害病毒的传播。另外,病人口鼻处的感染空气能迅速被负压装置抽走,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密闭腔室内的洁净区域,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不被传染病源感染。该负压舱,一方面将重症监护车厢上的传染病伤员进行隔离,避免其他伤员被传染;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可在监护床上对传染病伤员进行救治,使传染病伤员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克服了传统运输伤员的车厢由于隔离措施不完善,导致手术室只能供一般伤员使用,不能供传染病伤员使用,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导致传染病伤员不能得到及时医治。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门设有观察窗,方便医护人员对负压舱内的伤员进行观察,在不打开负压舱的前提下,从观察窗看仪器设备上的数据即可获知伤员的身体状况。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隔离门为外开门,由于卫生列车的整体空间比较有限,故负压舱的占地面积有限,外开门相对于内开门和滑门而言,更加方便伤员进入负压腔,特别是对于采用担架车等工具运送伤员时,外开门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门板对密闭腔室内人员或装置移动造成的干涉。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密闭腔室内安装有空调,便于调节密闭腔室内的温度,使密闭腔室内的温度处于人体适应的环境温度下,有助于伤员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避免伤员在救治过程中出现血液凝固等情况的发生。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位于密闭腔室内的车顶上安装有输液架。输液架安装在车顶,不需要地面支撑作为支点,减少了人员在过道中行走的阻碍。另外,支撑架安装在车顶,克服了传统输液架放置在车厢内,车厢突然加速或停车时,输液架易发生倾斜的难题。
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隔墙包括:不锈钢矩形管、木工板和铝塑板,木工板和铝塑板形成墙板,不锈钢矩形管位于墙板两侧。该隔墙以不锈钢矩形管作为支撑柱,木工板和铝塑板为挡板,在满足隔离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隔墙的重量,进而减小负压舱对车厢的负载。
优选方案六: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隔墙上设有供护理人员临时进入密闭腔室内的侧门。由于供担架车进入的隔离门通常与监护床是正对,当打开此门时,负压舱外界的空气会直接吹入到监护床,不利于伤员的救治,护理人员从侧门进入,能减少负压舱外空气对伤员救治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重症监护车厢的负压舱实施例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汉军,未经孙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