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5-HT2BR含量和抑制其活性的物质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产品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9371.8 申请日: 2016-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5561313B 公开(公告)日: 2018-12-25
发明(设计)人: 汪南平;刘雅涵;王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5/06 分类号: A61K45/06;A61P9/1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087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降低 ht2br 含量 抑制 活性 物质 制备 治疗 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 产品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降低5‑HT2BR含量和抑制其活性的物质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产品中的应用。实验证明,降低5‑HT2BR表达水平的5‑HT2BR特异性拮抗剂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含量,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提高5‑HT2BR表达水平的5‑HT2BR特异性激动剂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迁移。本发明的5‑HT2BR及其编码基因分别可以作为治疗和/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靶标蛋白和靶标基因,降低5‑HT2BR表达水平或抑制其活性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也可以用来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中降低5-HT2BR含量和抑制其活性的物质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在血管(主要是动脉)沉积所造成的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状态,它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的重大疾病,这种疾病会引发患者心肌梗塞、中风甚至死亡。动脉粥样硬化是机制不明的多因素复杂过程,造成血管内膜增厚,脂质富集并形成斑块。目前一种有争议的理论是认为血管的重要组成成分—平滑肌细胞导致了斑块的生长,平滑肌细胞在损伤因子刺激下发生表型转化,并从血管中膜向内膜迁移、增殖;部分转化为泡沫细胞并产生细胞外基质,从而导致斑块形成和血管管腔的狭窄。

五羟色胺(5-HT)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90%的5-HT来源于肠嗜铬细胞,调控肠蠕动。其余来自中枢系统的血清素能神经元,调控情绪、食欲和睡眠。血小板是5-HT的储存场所,当血小板遇到凝块时,5-HT被释放,引起血管收缩,帮助血液凝集。5-HT的功能是由5-HT受体介导的,5-HT受体具有7个家族(5-HT1R-5-HT7R),14种亚型受体。除5-HT3R是配体阳离子通道外,其余5-HT受体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5-HT2受体(5-HT2R)包括5-HT2A受体(5-HT2AR)、5-HT2B受体(五羟色胺2B受体,5-HT2BR)和5-HT2C受体(5-HT2CR)三种亚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治疗和/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降低动物机体中5-HT2BR含量的物质或/和抑制动物机体中5-HT2BR活性的物质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产品或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中,所述降低动物机体中5-HT2BR含量的物质可为降低动物机体中5-HT2BR编码基因表达的物质,如通过RNA干扰的方法或通过调控可调节5-HT2BR编码基因表达的因子来降低动脉血管中5-HT2BR编码基因表达的物质。

上述应用中,所述降低动物机体中5-HT2BR含量的物质或所述抑制动物机体中5-HT2BR活性的物质可为5-HT2BR拮抗剂(如LY272015或RS127445)。LY272015具体可为TocrisBioscience公司产品,货号为3077;RS127445具体可为Tocris Bioscience公司产品,货号为2993。

上述应用中,所述产品可为治疗和/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的药物。

上述应用中,所述动物机体可为所述动物的各种部位,如动脉。所述动脉可为主动脉、主动脉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肺动脉或四肢动脉。

上述应用中,所述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可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或总胆固醇或总甘油三酯含量的异常引发的疾病;所述动脉粥样硬化可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或总胆固醇或总甘油三酯含量的异常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述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可为所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和/或表型转换。所述总胆固醇或总甘油三酯含量可为血浆中总胆固醇或总甘油三酯含量。所述总胆固醇或总甘油三酯含量的异常可为血浆中总胆固醇或总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