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终端拨号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4136.1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0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胡章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H04M1/725;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拨号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拨号的系统和方 法。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智能终端上会应用各种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加速度 计用于测量智能终端的加速度矢量,可以测得智能终端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 向。如智能终端的横竖屏自动切换、微信摇一摇即通过加速度计实现。陀螺仪 用于确定智能终端的偏转姿态,赛车游戏的方向控制即用到了陀螺仪。磁力计 即测量地磁的方向,实现智能终端指向的确定。这三类传感器都可以同时感知 X、Y、Z三个轴上的运动情况,三者结合可以定位出智能终端的立体动作变化。
对于智能终端拨号操作,现在基本上要先打开拨号程序输入号码进行拨 号,或者打开通讯录查找联系人选择拨号菜单进行拨号,而且在智能终端处于 锁屏状态时,还需要先进行解锁,操作比较呆板,缺乏趣味。据神经工程学杂 志(JournalofNeuralEngineering)报道,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研究团 队已经研发出了一个蓝牙系统,依靠该系统使用者可以仅仅用意念来给智能终 端拨号,基于人脑—计算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即BCI),是 一种双向脑机接口,它允许大脑和外部设备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换。这种系统需 要扫描人脑并从中得到脑波信号,之后再将脑波信号转换成能被电脑等设备识 别出的数字信号。BCI系统的设计初衷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手脚行动不便的残 疾人,且研究人员称志愿者使用这套系统的准确率可达70%-85%,只要经过训 练,准确度还能得到提高。但是技术手段过于复杂,目前还不能得到广泛的应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智能终端拨号的系统和方法,利用智能智能终端上内 置的磁力计、加速度计、陀螺仪,将三者结合定位出智能终端的立体动作变化, 感知手持的智能终端在空中画出的数字轨迹,实现电话拨号功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 括以下模块:
拨号触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拨号指令,并触发拨号动作的接收,所述 拨号动作包括智能终端的运动轨迹;
轨迹侦测模块:用于侦测采集所述智能终端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特征;
对比模块:用于提取采集到的所述运动轨迹特征的关键特征,并与预先存 储的关键特征信息作比对得出本次运动轨迹对应的数字信息;
数字拨号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信息作为本次拨号数字;
拨号模块:用于自动判定本次拨号数字是否完整并进行自动拨号。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智能终端, 还包括以下模块:
数字信息库模块:用于提取每位数字笔画的关键特征信息,生成并存入数 字信息库。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智能终端, 还包括以下模块:
校准模块:用于在预定时间内根据用户的习惯动作或重新定义动作轨迹并 重新存储于数字信息库中。
从而提高号码识别率,也可以根据用户的画字习惯定义自己的画字动作, 简化输入动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智能终端, 该智能终端还包括以下模块:
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提醒用户开始拨号动作或当得出本次运动轨迹对应的 数字信息时提示该数字信息。
较佳的,所述的轨迹侦测模块具体包括陀螺仪、磁力计或加速度传感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拨号 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用户的拨号指令,并触发拨号动作的接收,所述拨号动作包括智 能终端的运动轨迹;
S102.侦测采集所述智能终端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特征;
S103.提取采集到的所述运动轨迹特征的关键特征,并与预先存储的关键特 征信息作比对得出本次运动轨迹对应的数字信息;
S104.将所述数字信息作为本次拨号数字;
S105自动判定本次拨号数字是否完整并进行自动拨号。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智能终端拨 号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0.预先提取每位数字笔画的关键特征信息,生成并存入数字信息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4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帮助恢复记忆的视频播放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