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3860.2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波存;孙晓伟;陈超华;方刚;曹林祥;阳小峻;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结构 支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支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钢结构 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及悬空混凝土工程中一般使用钢支架作为临时支撑体 系,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支架处于受压状态,拆除支架前需首先 将支架进行卸荷,使主体结构由施工状态转变为整体受力状态,一般 通过在支架立柱顶部与支架主梁之间设置卸荷装置完成卸荷施工。因 此,卸荷装置作为主体结构形成整体受力前后的一个转换装置,在支 架拆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钢结构支架卸荷的方式有采用千斤顶卸荷、型钢支撑切割、 在架顶部垫设钢板(或局部不平整处通过小钢块进行支垫)及卸荷砂 箱四种方式。四种卸荷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不足:一、千斤顶 卸荷:(1)千斤顶只能承受竖向荷载,水平方向稳定性差,在有水平 荷载情况下,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2)需要较多的千斤顶,临时 设备费用较高;(3)当采用液压千斤顶时,千斤顶长时间负荷,易出 现液压油泄露情况,千斤顶顶升力失效,造成支架危险,同时泄露的 液压油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二、型钢支撑切割:(1)卸荷方式为破坏 性切割,无法周转使用,浪费材料;(2)卸荷工作需要大量电焊工进 行同步操作,安全性差;(3)卸荷型钢在切割过程中所承受得竖向荷 载要进行释放,切割操作存在安全风险。三、架顶部垫设钢板:(1) 卸荷空间小,卸荷操作困难;(2)根据支架顶部标高调整要求,垫板 一般需要垫多层,各层钢板间存在滑动面,对支架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四、砂箱卸荷:(1)一般用于接触面积要求较大、承受荷载较大的情 况;(2)砂箱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3)砂箱用砂需进行烘干、预 压,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 卸荷方法,该卸荷装置卸荷时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 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向下滑动,可使上部主体结构稳步受力并使 支架主梁与主体结构逐步脱离,防止上部主体结构受力幅度过大,还 可以保证卸荷部位水平方向稳定,具备操作方便、卸荷平稳、重复使 用的优点;此外,在支架搭设时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 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上下滑动来微调高程,操作空间大,对支 架安装定位精细,且易于控制高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 置,包括下楔形块、与下楔形块斜楔面贴合的上楔形块、以及用于调 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滑动的调节组件,所述 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的斜楔面倾斜角度相同且两者的斜楔面相贴合 布置,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通过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下楔形块和上楔形块内部的螺 杆、以及设置在螺杆两端的紧固螺母;所述下楔形块内开有用于安装 螺杆且贯通其立面和斜楔面的圆形通孔,所述上楔形块内开有与圆形 通孔相连通的腰形通孔,所述螺杆可沿腰形孔上下滑动,所述圆形通 孔与腰形通孔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等于腰形通孔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垫圈组件,所述垫圈组件位于紧 固螺母与下楔形块之间和/或紧固螺母与上楔形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垫圈组件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 圈的直径大于第二垫圈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的斜楔面倾斜角度均为 30°~45°。
再进一步地,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均为由钢板焊接组合而成 的楔形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滑 动的垂直位移为0~15cm。
一种利用上述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进行卸荷的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首先,稍微松开紧固螺母(5),轻轻撬动上楔形块(2) 的侧面;然后,控制紧固螺母(5)沿螺杆(4)轴向拧动的速度为 0.8~2.5mm/s,使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 (1)向下滑动逐渐地脱离上部主体结构,卸荷时间为1~3min;最 后,取出卸荷装置,完成卸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3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