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U/EVA复合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0563.2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孝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斯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23/08;C08L67/02;C08L83/04;C08K13/06;C08K9/02;C08K7/06;C08K3/3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u eva 复合 塑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U/EVA复合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塑胶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 工成一定形状,并在室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胶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良好的热导性 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随着塑胶的应用攀升,对塑胶 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聚氨酯(PU)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 合物的统称。聚氨酯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较好的耐磨性和耐油等优异性能。聚氨酯塑胶是最 为常见的塑胶材料之一,然而聚氨酯塑胶也存在容易撕裂、易燃烧,耐老化性、弹性等性能 也有待进一步增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柔韧性、耐低温性 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管材、板材、玩具、电气配件等领域。 为了获得综合性能更佳的塑胶材料,提供一种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塑胶材 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U/EVA复合塑胶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U/EVA复合塑胶 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
聚氨酯62~80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5~60份、
PETG树脂17~30份、
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8份、
膦丁烷三羧酸7~16份、
癸二酸异辛酯6~12份、
填料9~18份、
相容剂2~6份、
改性硼纤维4~8份、
阻燃剂1~4份、
抗氧剂10760.5~2份、
抗氧剂3000.5~2份;
所述填料为质量比为2.5:4:1:1.6:3:1的膨润土、钼酸钙、粉煤灰、莫来石粉、纳米氧化 锆粉、纤维状硅灰石粉的复配物;
所述相容剂为质量比为1.8:3:2.5:1的氯化聚烯烃、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过氧化甲乙 酮、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复配物;
所述阻燃剂为质量比为2:3:1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氢氧化镁和聚苯基膦酸二苯砜 酯的复配物。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PU/EVA复合塑胶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
聚氨酯73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2份、
PETG树脂19份、
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
膦丁烷三羧酸11份、
癸二酸异辛酯9份、
填料13份、
相容剂4份、
改性硼纤维5份、
阻燃剂2份、
抗氧剂10760.7份、
抗氧剂3001份。
优选地,还包括0.2~3份颜料,所述颜料为质量比为2~5:1氧化铁红与金红石型钛 白粉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改性硼纤维的具体步骤为:将长度为0.5~2um的硼纤维在65℃,质量 浓度为95%的氯酸溶液中超声机械搅拌处理3小时,过滤洗涤后经冷冻干燥后即得改性硼纤 维。
本发明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U/EVA复合塑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将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ETG树脂、膦丁烷三羧酸和填料分别置于烘箱中 在70~100℃下干燥5~8h,备用;
(2)按照质量配比称取步骤(1)中干燥后的物料,然后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保持料筒 温度为70~140℃,在1800~3000rpm的转速下第一次搅拌15~30min,然后依次加入癸二酸异 辛酯、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相容剂,在3500~5000rpm的转速下第二次搅拌30~60min 后,冷却至室温;
(3)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改性硼纤维、抗氧剂1076、抗氧剂300和阻燃剂并加入到步骤(2) 中,混合搅拌10~30min,出料;
(4)将步骤(3)中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00~270℃下经熔融挤出,造粒,干燥后 即得PU/EVA复合塑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斯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斯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划伤的汽车仿皮内饰材料
- 下一篇:一种可与硅橡胶粘合的氯醇橡胶配制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