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套缺陷的修复方法及发动机气缸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8066.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昌;牟海堂;王亮;孙永康;孟庆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2 | 分类号: | B23P6/02;F02F1/2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凸轮轴 底孔 缺陷 修复 方法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再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套 缺陷的修复方法,还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体。
背景技术
再制造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产品性能提升为目 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为手段, 进行修复,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市场返回的三包机有很多出现凸轮轴底孔化套的现象,且在进行气缸体再 制造过程中发现很多旧机气缸体同样存在凸轮轴底孔化套的现象。其中,三包 机是由于某种原因用户或商业单位要求退货或调换的机器,其可分为售前机和 售后机,在此是指售后机,即在三包期内有质量问题,网点及用户要求退货或 调换的机器;旧机是指客户已经使用过的并且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大修期的发动 机以及部分不再使用的发动机,不包含新品的三包机、零件拼凑机等。
化套是凸轮轴与凸轮轴衬套之间润滑不充分,造成凸轮轴与凸轮轴衬套之 间的油膜的划破、消失使轴和衬套干摩擦,引起温度升高,在高温作用下衬套 熔化和轴黏着在一起.使得不能转动或一起转动,会造成气缸体凸轮轴底孔损 坏。
目前,对于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套缺陷的修复方法是采用先将凸轮轴底孔 扩大,然后压装专用加厚衬套。由于衬套是易损件,经常需要更换,但是由于 是特制的不具有通用性,维修时一般需要联系原厂发货,一般的维修站没有, 这样会耽误用户使用,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降低客户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套缺 陷的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修复方法,由于衬套不是通用件,造成后续维修 不便,进而耽误用户使用,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降低客户满意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以解决现 有的修复方法修复的发动机气缸体,由于衬套不是通用件,造成后续维修不便, 进而耽误用户使用,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降低客户满意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 套缺陷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化套的所述凸轮轴底孔进行扩孔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应 根据所述凸轮轴底孔化套的程度进行确定,保证消除缺陷,且保证所述安装孔 与所述气缸体的螺纹孔有足够壁厚;
(2)根据所述安装孔的实际尺寸,加工镶嵌衬套,所述镶嵌衬套的内孔直 径小于合格凸轮轴底孔的尺寸;
(3)将加工完成的所述镶嵌衬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
(4)将所述镶嵌衬套的内孔加工到合格凸轮轴底孔图纸要求的尺寸,然后 在所述镶嵌衬套上加工凸轮轴润滑斜油孔。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4)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凸轮轴衬套压装在所 述镶嵌衬套的内孔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镶嵌衬套为与所述气缸体同材质的铸铁件。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2)中,保证所述镶嵌衬套与所述安装孔为过盈配 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3)中,将加工完成的所述镶嵌衬套先放在液 氮内冷却,然后再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 套缺陷的修复方法采用先扩孔,然后安装镶嵌衬套,然后将镶嵌衬套加工到合 格凸轮轴底孔图纸要求的尺寸,即恢复到原底孔尺寸,这样在所述镶嵌衬套的 内孔上装设的凸轮轴衬套是标准件,方便了后续维修更换凸轮轴衬套。本发明 提供的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套缺陷的修复方法,完成了对气缸体凸轮轴底孔化 套缺陷的修复,将凸轮轴底孔恢复到原尺寸,便于后续更换维修凸轮轴衬套, 提高了气缸体的利用率。
由于所述镶嵌衬套为与所述气缸体同材质的铸铁件,并且在步骤(2)中保 证所述镶嵌衬套与所述安装孔为过盈配合,热涨系数相同,这样使镶嵌衬套与 气缸体本体结合更加牢固,不会脱落。
由于在步骤(3)中,将加工完成的所述镶嵌衬套先放在液氮内冷却,然后 再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即采用冷装的方式安装镶嵌衬套,避免了镶嵌衬套在 安装时出现破损、裂纹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0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配重的制造方法及制品
- 下一篇:一种薄壁管件装焊防变形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