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MO数据传输实现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7236.1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鲍东山;于晓燕;刘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7/06;H04L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mo 数据传输 实现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80005764.9、申请日为2012年1月16日、名称为“一种用于 实现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 输实现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日益成为无线通信事业 发展的“瓶颈”。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通信界研究的 热点课题之一。多天线技术因其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提高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而获 得广泛的青睐。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用于实现MIMO机制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实现MIMO机制的方 法。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 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 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实现方法, 包括:
中心接入点CAP根据业务类型,业务队列尺寸确定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 MIMO模式时,向站点STA发送多用户信道探测帧,探测信道,并请求反馈信道信息;所述信道 探测帧中携带MIMO控制信息;
所述CAP接收所述STA根据MIMO控制信息反馈的信道信息,根据反馈的信道信息, 确定MIMO模式,向相应的用户站点发送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MIMO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要求 反馈的信道信息类型、信道带宽以及子载波分组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要求反馈的信道信息类型为信道状态信息CSI矩阵 反馈;
所述MIMO控制信息还包括Nr索引,作为CSI矩阵的列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STA反馈帧体中包含CSI矩阵报告字段,该CSI矩阵报 告字段包含各接收天线上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和各数据子载波或数据子载波的分组上的 CSI矩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要求反馈的信道信息类型为码本反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STA反馈帧体中包含各空时流上的信道质量信息CQI 和各数据子载波或数据子载波的分组的码本矩阵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MIMO控制信息包括STA的标识ID。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CAP为所述STA分配反馈资源,其中,基于OFDMA方式 为具有相同带宽能力的STA分配反馈资源,基于TDMA方式为具有不同带宽能力的STA分配反 馈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心接入点,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类型,业务队列尺寸确定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 MIMO模式时,向站点STA发送多用户信道探测帧,探测信道,并请求反馈信道信息;所述信道 探测帧中携带MIMO控制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STA根据MIMO控制信息反馈的信道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反馈的信道信息,确定MIMO模式,向相应的用户站点发送数 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信道探测帧中携带的MIMO控制信 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要求反馈的信道信息类型、信道带宽以及子载波分组信 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信道探测帧中携带的MIMO控制信 息中所述要求反馈的信道信息类型为信道状态信息CSI矩阵反馈;发送的所述MIMO控制信 息还包括Nr索引,作为CSI矩阵的列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STA反馈的帧体中包含CSI 矩阵报告字段,该CSI矩阵报告字段包含各接收天线上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和各数据子载波 或数据子载波的分组上的CSI矩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信道探测帧中携带的MIMO控制信 息中所述要求反馈的信道信息类型为码本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