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6722.1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孙昭晖;蒋宇静;赵志鹏;张永政;赵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19/22;E02D19/08;E02D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开挖 标高 排水 地下水位 止水帷幕 放坡 基底 施工 喷射混凝土面层 不透水层 井点降水 泥土搅拌 施工过程 施工效率 支护 分区域 施工水 作业面 搭接 放线 坡面 伸入 地下水 测量 保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结构及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挖基坑的范围进行测量放线;(2)采用放坡的支护方法开挖基坑至地下水位以上标高,沿基坑四周施工水泥土搅拌桩相互搭接形成止水帷幕,止水帷幕伸入到基底标高下不透水层;(3)继续分区域放坡开挖基坑至基底标高,开挖同时进行降排水,开挖结束对地下水位标高以下坡面进行喷射混凝土面层。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将坑外地下水与坑内作业面隔绝开,施工时不需要进行井点降水;同时保证了土方施工与降排水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领域,实际上是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出现,绝大多数的地基基础设置在地下水位以下,如果解决不好地下水问题,会使大量地下水涌入基坑中对施工造成很大麻烦,有可能导致基坑开裂坍塌和管涌等情况的发生。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会采用井点降水的办法将水位降到设计基底标高以下再进行施工。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若地层渗透性良好、地下水位埋深较深的情况下,且打井抽水顺利、水量较均匀则方便施工;若地层渗透性差、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则降排水工作就会很难进行。
2、降排水效率较低,高层建筑一般工期较长,少则两三年多则数年,这会导致降排水工作持续周期增加,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长期抽取地下水会带走周围泥沙,会使建筑物地基空隙增大,地基承载力降低,导致周围建筑物沉降、地表变形开裂,造成严重的后果。
4、长期抽取地下水造成水位分布不均,使建筑物外地下水都被抽空,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方法及结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方法及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挖基坑的范围进行测量放线;
(2)、采用放坡的支护方法开挖基坑至地下水位以上标高,沿基坑四周施工水泥土搅拌桩相互搭接形成止水帷幕,止水帷幕伸入到基底标高下不透水层;
(3)、继续分区域放坡开挖基坑至基底标高,开挖同时进行降排水,开挖结束对地下水位标高以下坡面进行喷射混凝土面层。
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采用放坡的支护方法开挖基坑至地下水位以上标高,沿基坑四周施工水泥土搅拌桩形成止水帷幕,对放坡面和坡顶进行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为60mm,坡顶设置挡水台以防止坑外地表降水流入坑内;
(5)、分区域开挖基坑至基底标高,分区域开挖的同时在基底开挖排水明沟;
(6)、开挖至基底标高后沿基坑四周坡底开挖排水沟,并分段设置集水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降排水开挖结构,包括止水帷幕、挡水台、排水明沟、排水沟和集水坑。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水台设置于基坑坡顶外2m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止水帷幕由水泥土搅拌桩互相搭接20cm,止水帷幕伸入到基底标高下不透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明沟设置于基底表面,随区域开挖而分区域设置,所述的排水明沟纵横交错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沟沿基坑四周坡底设置,并分段设置集水坑。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明沟和排水沟的散水坡度均为0.2%。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坑内铺设卵石层,厚度为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