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辊堆焊焊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6358.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文;张柯柯;王爱琴;倪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星源电站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453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辊 堆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辊堆焊焊层,尤其涉及一种不易裂、表面性能好的连铸辊堆焊焊层。
背景技术
堆焊作为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经济而快速的工艺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零件的制造修复中。为了最有效地发挥堆焊层的作用,希望采用的堆焊方法有较小的母材稀释、较高的熔敷速度和优良的堆焊层性能,即优质、高效、低稀释率的堆焊技术。对工件进行堆焊来修补金属工件的表面缺陷与磨损过程中,在实施多层堆焊后进行抛光过程中多层堆焊会出现裂纹,且处于最外层的焊层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铸辊堆焊焊层,具有不易裂、表面性能好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辊堆焊焊层,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堆焊焊层包括堆积在连铸辊上的堆底层和面丝层,所述堆底层包括0.04-0.08份的C、1.0-1.5份的Mn、0.4-0.8份的Si、16-22份的Cr和余量的Fe,所述面丝层包括0.04-0.08份的C、1.3-1.8份的Mn、0.4-0.8份的Si、10-15份的Cr、3.5-5份的Ni4、0.5-1份的Mo和余量的Fe。
优选的,所述堆底层包括0.05份的C、1.2份的Mn、0.5份的Si、18份的Cr和余量的Fe。
优选的,所述面丝层包括0.05份的C、1.5份的Mn、0.5份的Si、13份的Cr、4份的Ni4、0.8份的Mo和余量的Fe。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连铸辊底面堆焊层为铁素体不锈钢类合金,堆焊工艺性能良好,堆焊层摩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耐冲击,金属间磨损性能,可多层堆焊无裂纹易机加工。相当于进口牌号430,主要用途碳钢件的修复或其他堆焊材料的过渡层。面丝层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抗腐蚀和耐磨性能,堆焊层模拟连铸辊急冷急热1000次循环试验,为发现有疲劳裂纹。相当于国内牌号T6,进口牌号414,主要用于各种钢轧辊、热轧工作辊、连铸辊、起重机辊、高炉料钟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连铸辊堆焊焊层中堆焊焊层包括堆积在连铸辊上的堆底层和面丝层,其中堆底层包括0.04份的C、1.0份的Mn、0.4份的Si、16份的Cr和余量的Fe,面丝层包括0.04份的C、1.3份的Mn、0.4份的Si、10份的Cr、3.5份的Ni4、0.5份的Mo和余量的Fe。连铸辊底面堆焊层为铁素体不锈钢类合金,堆焊工艺性能良好,堆焊层摩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耐冲击,金属间磨损性能,可多层堆焊无裂纹易机加工。相当于进口牌号430,主要用途碳钢件的修复或其他堆焊材料的过渡层。面丝层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抗腐蚀和耐磨性能,堆焊层模拟连铸辊急冷急热1000次循环试验,为发现有疲劳裂纹。相当于国内牌号T6,进口牌号414,主要用于各种钢轧辊、热轧工作辊、连铸辊、起重机辊、高炉料钟密封面。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连铸辊堆焊焊层中堆焊焊层包括堆积在连铸辊上的堆底层和面丝层,其中堆底层包括0.05份的C、1.2份的Mn、0.5份的Si、18份的Cr和余量的Fe,面丝层包括0.05份的C、1.5份的Mn、0.5份的Si、13份的Cr、4份的Ni4、0.8份的Mo和余量的Fe。连铸辊底面堆焊层为铁素体不锈钢类合金,堆焊工艺性能良好,堆焊层摩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耐冲击,金属间磨损性能,可多层堆焊无裂纹易机加工。相当于进口牌号430,主要用途碳钢件的修复或其他堆焊材料的过渡层。面丝层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抗腐蚀和耐磨性能,堆焊层模拟连铸辊急冷急热1000次循环试验,为发现有疲劳裂纹。相当于国内牌号T6,进口牌号414,主要用于各种钢轧辊、热轧工作辊、连铸辊、起重机辊、高炉料钟密封面。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星源电站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星源电站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