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5837.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7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马骞;金显杭;杨叶;于天然;涂巍巍;任钟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剂 高粘度 盐析效应 解吸 两相 新型吸收剂 环境保护领域 气体分离技术 胺类吸收剂 解吸单元 解吸过程 温度压力 循环吸收 有机溶剂 处理量 低能耗 水互溶 蒸发量 吸收 能耗 应用 | ||
1.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高粘度胺类吸收剂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吸收剂;
(2)混合吸收剂与待分离的CO2反应,由于盐析效应形成液-液两相或液-固两相,两相分别是CO2负载的富相和CO2负载的贫相;
(3)分离CO2负载的富相,将CO2负载的富相进行解吸,分离得到CO2;
(4)将步骤(3)解吸后的吸收剂与CO2负载的贫相混合,再进行循环反应;
步骤(1)中所述的高粘度胺类吸收剂主要是与CO2反应生成盐类物质的胺类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步骤(1)中所述的高粘度胺类吸收剂中胺的质量百分比为35%-90%,20℃时高粘度胺类水溶液的粘度大于3mPa·s;步骤(2)能够通过调节混合吸收剂中的水量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的量使得混合吸收剂与待分离的CO2反应后由于盐析效应形成液-液两相或液-固两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胺类有机化合物中的胺是伯胺、仲胺、叔胺中的任意一种或是多种的复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胺类有机化合物是支链胺、环状胺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的复合。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胺类有机化合物是单胺、二胺或多胺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的复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醇、酮、醚、酰胺、腈、亚砜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的复合,加入有机溶剂的质量是高粘度胺类吸收剂质量的20%-15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反应的操作压力不低于4kPa,温度为20-80℃;步骤(3)解吸操作压力0.2-200kPa,温度为8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8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