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35114.9 申请日: 2016-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5454301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1
发明(设计)人: 谢国芳;王瑞;曹森;马立志;吉宁;高蓬明 申请(专利权)人: 贵阳学院
主分类号: A01N63/02 分类号: A01N63/02;A01N47/38;A01N43/90;A01P1/00;A01P3/00;A01G13/00
代理公司: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代理人: 杨云
地址: 550005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配药 减少 果蔬采后 贮藏 病害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属于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安全、便捷、高效地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发生率的方法。它是在作物坐果后至采收之前,利用复配药剂对作物喷施三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两天完成;每次喷施时间为下午5点以后;所述复配药剂由下列两种或三种原料混配后稀释成2000~5000倍液: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本发明既可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谱系、克服病菌抗药性,又能降低毒害、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是一种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果蔬采后贮藏病害是造成果蔬“旺季烂、淡季断”困境的常见现象,如何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是扩大销售半径,减少经济损失,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以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安全、便捷、高效的对果蔬进行采前处理、防治贮藏病害发生是目前广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的课题。

实践证明,咪鲜胺、纳他霉素、或乳酸链球菌素虽然对果蔬采后病害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单一成份的杀菌剂只能防治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病害,其病害防治谱系不如多种成份的复配组合物宽广。复配杀菌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可明显提高防效,减少咪鲜胺的用药量,从而降低毒害、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是果蔬有机生产过程中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无采收前使用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组合物来防治或减少果蔬贮藏病害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以达到安全、便捷、高效地减少果蔬采后病害发生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方法是在作物坐果后至采收之前,利用复配药剂对作物喷施三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两天完成;每次喷施时间为下午5点以后;所述复配药剂由下列两种或三种原料混配后稀释成2000~5000倍液: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

其中,复配药剂既可由咪鲜胺与纳他霉素按为1~5:1~3的重量比混配而成、也可由咪鲜胺与乳酸链球菌素按1~3:1~4的重量比混配而成、还可由纳他霉素与乳酸链球菌素按2~3:1~5的重量比混配而成,或者由咪鲜胺、纳他霉素以及乳酸链球菌素按2~5:2~3:1~5的重量比混配而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复配药剂为混配后的3000~4000倍液。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咪鲜胺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是广谱性杀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壁受到干扰。虽不具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当通过种子处理进入土壤的药剂,主要降解为易挥发的代谢产物,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被雨水冲刷。此药在土壤中对土壤内其他生物低毒,但对某些土壤中的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农作物病害防效极佳。常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还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等;对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香蕉炭疽病、叶斑病,芒果炭疽病,花生叶斑病,辣椒、茄子、甜瓜、番茄等蔬菜炭疽病,草莓炭疽病,油菜菌核病、叶斑病,蘑菇褐斑病,苹果炭疽病,梨黑星病等均有抑制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无毒的生物制剂,能有效抑制酵母菌及霉菌等丝状真菌,防止真菌毒素的产生。1982年6月和1996年美国FDA和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纳他霉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由纳他霉素依靠其内酯环结构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化合物作用,形成抗生素-甾醇化合物,从而破坏真菌的细胞质膜的结构。大环内脂的亲水部分(多醇部分)在膜上形成水孔,损伤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引起菌内氨基酸,电解质等物质渗出,菌体死亡。该防腐剂安全、无害,单独使用时只能防止真菌引起的病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未经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