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单体树工厂化生产组合大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512.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娜;袁坤;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单体 工厂 化生 组合 大树 方法 | ||
一种利用单体树规模化生产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同科同属的多于两棵的单体树按所需形状捆扎造型,造型后的单体树与临近单体树之间树皮相互接触;B)利用绳带或硬质施力结构,对捆扎在一起的组合大树的外表皮施加由外向内的压力,使单体树与单体树之间的接触部位的树皮破裂;C)将组合大树进行栽植。利用外力将相邻的单体树的树皮挤破,不需要预先将树皮进行处理,能够大大减少人力投入。且不会伤害形成层,经过养护栽植后会快速生长,够有效提高成活率和后期组合大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单体树进行工厂化生产组合大树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组合大树生产效率和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环境绿化是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现有绿化主要由以下两种方式:(1)移栽已经长成的大树到待绿化区域;(2)在待绿化区域种植树苗,使其自然长大。但是这两种方法均有缺陷。第(1)种方法需要移栽大树,大树的数量有限,移栽成活率低,且需要运输,给绿化带来了很多困难;第(2)种方法树苗长大后才能发挥绿化效果,但由树苗长成大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耗费大量时间。
为了解决城市绿化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大树快速生成的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584854A以及CN1774982B均公开了利用单体树生产大树的方法,首先选择同科同属的单体树木至少2株,分别对单体树木进行整形,再将单体树木主杆靠接部位的表皮除去,直至形成层暴露出来,然后将单体树木之间的形成层紧靠对接,并进行固定、消毒,再用薄膜密封靠接部位,将整合后的大树重新栽植,经过3~5年常规培育,便得到整合后的大树。当单体树木直径为2~10cm,高度为至少300cm时,将依靠砧木使单体树木彼此靠接。上述方法能使几十上百年才能自然长成的大树,在3~5年的时间内即可速成,可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需要对大量树木的表皮进行处理,要非常小心不破坏形成层,因为如果形成层破坏了,树木就有可能会停止生长,如此就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限于造作水平,该类组合大树的成活率非常低,不足50%。而且,此类现有技术,对栽种的季节或温湿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对树木的伤害过大,导致树木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组合大树死亡。另外,此类方法不能对树根进行尽可能短的修剪,因为其本身单体树的树皮已经受损,尤其是与多株单体树接触而去除大量表皮的位于内部的单体树,若树根过短,则很难获得维持自身修复和生长所需养分。如此,导致此类方法生产的组合大树,在根部处带有大量的根,使得捆扎和造型非常不便,有些造型完全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厂化生产的利用单体树成产组合大树的方法,该方法生产的组合大树的成活率高,易于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方法包括:
A)将同科同属的多于两棵的单体树按所需形状捆扎造型,造型后的单体树与临近单体树之间树皮相互接触;
B)利用绳带或硬质施力结构,对捆扎在一起的组合大树的外表皮施加由外向内的压力,使单体树与单体树之间的接触部位的树皮破裂;
C)将组合大树进行栽植。
利用外力将相邻的单体树的树皮挤破,能够大大减少人力投入,不需要预先将树皮进行处理,降低操作难度。且由于受到挤压的树皮会产生沿树干轴向延伸的裂缝,且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树皮带有一定的韧性,在逐渐施力的过程中,树皮会随压力产生纵向位移,而不会断开脱落,如此不会伤害形成层。轴向裂缝会使树皮与树皮之间相互搭接,使相邻的单体树能快速生长到一起,缩短形成组合大树的时间,成活率高,组合大树内部更密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电动汽车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角皮带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