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刀具修整功能的放电加工机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1714.8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再朝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刀具 修整 功能 放电 加工 机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电加工机台,具备刀具修整的功能,所述放电加工机台每次修整后的刀具刀尖在加工起始位置与工件的距离保持一致,因而无需透过加工程序补偿放电刀具的损耗,而可提升加工的精度并节省加工时间,尤其如深孔加工;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电加工刀尖在加工时的损耗问题,而提升放电加工的精密度与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刀具修整功能的放电加工机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传统加工被广泛运用在对传统机械难以切削的材料加工,而放电加工是常见的非传统加工中的一种,利用放电刀具的刀尖以非接触方式对材料进行放电加工,举凡难以切削的硬质材料都可以透过放电加工或放电铣削达成加工。所谓的放电铣削对超硬、难切削、高温耐热合金等材料,以连续路径加工出复杂的三维轮廓。然而,各种放电刀具的刀尖在长时间进行放电加工后会损耗,使得对深孔放电加工的精度一向被诟病。
对此,目前除了更换刀尖损耗的放电刀具外,还有人会透过加工程控加工机台,调整放电刀具的进给路径,而补偿刀尖的损耗。举例而言,当刀尖损耗时,则加工程序需依据刀尖的损耗状况,增加放电刀具的进给路径,藉以补偿刀尖的损耗,使得放电加工的孔深符合预期。
然而,在一般放电加工现场,目前并无有效方法可预先判断放电刀具的刀尖的损耗状况,因而要透过加工程控加工机台,如实补偿放电刀具的损耗,却常因刀具仍再发生持续损耗,而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使得放电加工的精密度无法提升。但若透过放电刀具的频繁更换,虽会提升放电加工的精密度,但会导致放电加工的效率低落。
因而,要如何解决放电刀具在加工时的损耗问题,而提升放电加工的精密度与效率,实已成为目前业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刀具修整功能的放电加工机台,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电刀具在加工时的损耗问题。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备刀具修整功能的放电加工机台,用于由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包括机台本体、抬升座、刀座与刀具修整器。机台本体具有抬升动力源与控制器。控制器藉由刀座,令刀具在Z方向上相对机台本体移动,以对工件进行放电加工。刀具的刀尖在加工起始位置与工件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工件与刀具修整器设置于抬升座。当刀具的刀尖损耗后,控制器令刀具返回加工起始位置,接着,令抬升动力源对抬升座提供动力,而由抬升座同步抬升工件与刀具修整器,而后,令刀具修整器对刀具的刀尖进行修整,而使修整后的刀具刀尖在加工起始位置与工件的距离维持为第一距离。
可选择性地,本发明还具有载座与引导机构。载座设置于抬升座,并可承载工件在X方向及/或Y方向上相对机台本体移动。引导机构引导抬升座维持在Z方向上相对机台本体移动。
可选择性地,本发明还具有传动机构,抬升动力源藉由传动机构对抬升座提供动力,而使抬升座抬升。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第一、第二推块可分别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移动,且可分别具有第一倾斜坡面与第二倾斜坡面。当第一推块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第一倾斜坡面可推抵第二倾斜坡面,使第二推块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使抬升座相对机台本体移动。
于一实施例中,抬升座具有抬升推块,抬升推块可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且可具有第二抬升坡面,相应地,第二推块还可具有第一抬升坡面。当第二推块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第一抬升坡面可推抵第二抬升坡面,使抬升推块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使抬升座相对机台本体11移动。
可选择性地,本发明还包括线性模块,分别连接抬升动力源与传动机构,线性模块接收抬升动力源的动力,以对传动机构提供线性的传动力,以令抬升动力源得远离抬升座而设置。
可选择性地,本发明还具有传感器与定时器。传感器感测刀具的刀尖的损耗程度,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感测结果,并依据刀具刀尖的损耗程度,调整抬升座的抬升高度,使刀具损耗的刀尖与工件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而后令刀具修整器对刀具损耗的刀尖执行修整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未经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形内螺纹用外径及齿形渐进式挤压丝锥
- 下一篇:新型火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