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幽门螺杆菌抗体含量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9907.X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爱民;刘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74;G01N2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程云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幽门 螺杆 抗体 含量 胶乳 增强 免疫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学免疫体外诊断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免疫比浊方法测定人血清、 血浆样本中幽门螺杆菌抗体含量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由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 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在1983年首次报道发现。此二人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格兰氏阴性菌,长2.5- 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幽门螺杆菌对营养 要求高,且需要在厌氧的条件下生长,体外难于培养,环境氧要求5至8%,在大气或绝对厌 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尿素酶、粘附素、蛋白酶、细胞毒素和内毒素。 其中,尿素酶被认为不仅是重要的致病因子,而且是幽门螺杆菌最有效的抗原,可在感染者 体内诱发很强的免疫应答。
幽门螺杆菌对临床微生物实验中常用于鉴定肠道细菌的大多数经典生化实验不 起反应。氧化酶、触酶、尿素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肽酶这七种酶反应是 作为幽门螺杆菌生化鉴定的依据。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借助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粘 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到 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 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幽门螺杆菌 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 灭作用。HP感染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在正常粘膜上不断繁殖,逐渐侵害粘膜,出现褶皱和肥 厚,抑制胃液及十二指肠液的正常分泌,破坏了粘膜正常的防御功能。尿素酶能迅速水解尿 素后产生大量氨,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粘膜细胞受损,导致胃及十二指肠的病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普遍存在,发展中国家70-90%人群携带,发达国家是50%,通 常是在儿童时期开始的,携带HP的人群中1-10%会发生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 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 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方法需通 过内镜获取活组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药 敏试验。而非侵入性方法则不需进行内镜检查,主要包括:
(1)C13和C14尿素呼气试验(UBT),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可将内源性或外源性 尿素分解成NH3和CO2,后者在小肠上段吸收,进入血后随呼气排出。口服一定量的C13和C14 尿素后,通过高灵敏度质谱仪或液闪仪分别测定呼气中C13和C14的量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杆 菌感染。C13为稳定同位素,无放射性,但价格昂贵;C14为放射性同位素,辐射量较小,也有 较高的安全性,其价格较廉,但孕妇及儿童仍不宜采用,且大规模使用可能给环境污染带来 隐患。尿素呼气试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仍受诸如药物、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其它 产生尿素酶细菌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该法还受临界值高低的影响,因此 临界值的确定非常重要;此外,也受服药至呼气收集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得到被检者的配 合亦很重要。
(2)15N尿氨排泄试验,口服含15N尿素后,利用15N尿素可被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 素酶分解产生NH3和CO2,NH3经吸收在肝脏代谢而经尿中排出的原理,通过色质联用仪器检 测尿中15N尿氨而判断有否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法无创、无放射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检 测结果受机体吸收、代谢、排泄等众多因素干扰,且设备昂贵,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由于定居在胃上皮细胞表面的幽门螺杆菌,随着胃 粘膜上皮的快速更新脱落,幽门螺杆菌也随之脱落,并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检测试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双抗体夹心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能够特异性 诊断人体内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方法操简便、省时、不需昂贵仪器,适用于婴幼儿、儿童幽门 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效评价,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