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防火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9904.6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凯;骆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凯 |
主分类号: | C09D101/02 | 分类号: | C09D101/02;C09D129/04;C09D101/18;C09D101/12;C09D5/18;C09D5/08;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防火 防水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酸防火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paint),俗称油漆,指涂布于物体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起保护、装饰或其它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涂料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无甲醛环保型涂料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但是现有的无甲醛环保型涂料多注重防火防水性能,在防酸性能方面稍显不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酸防火防水涂料,所述的涂料除了具有优异的防火防水性能外,还具有优异的防酸和防海水性,能耐pH2.0左右的强酸,在海水中浸泡10天以上不变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耐酸防火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简单,且不使用甲苯、苯等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酸防火防水涂料,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
按重量百分比计,聚乙烯醇5%-15%,纤维素类成分5%-15%,氧化镁0.5%-1.5%,氯化镁0.5%-1.5%,色浆2%-4%,填充料10%-30%,水余量。
与传统的涂料相比,上述耐酸防火防水涂料创新将聚乙烯醇与纤维素类成分结合起来作为主体,并作为主要的具有粘性的成膜物质,两者以一定的比例所形成的膜具有更强的抗冻性、耐候性、抗渗性和防水性,能抵抗-100℃的低温;再配以氧化镁和氯化镁后,具备了更高的防火性、抗盐卤腐蚀性和耐酸性,能耐3000℃的高温,能耐pH2.0左右的强酸,在海水中浸泡10天以上不变性。
可见,与传统的涂料相比,本发明的涂料在各方面性能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其性能类似陶瓷,可用于桥梁、建筑、军事、航空、军舰飞机等领域的防护。
上述耐酸防火防水涂料可以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所述填充料包括钛白粉,滑石粉,氧化镁粉,涝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这些填充料既可以增粘增稠,又可以了改善涂料的力学性能。
优选地,所述色浆包括二酮吡咯并吡咯PR254、PO73、喹丫啶酮PR122、四氯异吲哚啉酮PY110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色浆与聚乙烯醇和纤维素具有更好的融合性,可以提高涂料的均一性,提高乳液的分散度。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聚乙烯醇5%-10%,纤维素类成分10%-15%,氧化镁0.5%-1%,氯化镁1%-1.5%,二酮吡咯并吡咯PR2542%-3%,滑石粉10%-20%,水余量。
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该配方更注重防火性能的改善,可以耐约3500℃的高温。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聚乙烯醇5%-10%,纤维素类成分10%-15%,氧化镁0.5%-1%,氯化镁1%-1.5%,四氯异吲哚啉酮PY1102%-3%,钛白粉10%-20%,水余量。
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该配方更注重耐酸性。
优选地,聚乙烯醇为聚乙烯醇2299或聚乙烯醇1788。
这两种型号的聚乙烯醇形成的乳液涂料分散度更好,所得涂料的粘合力更好。
优选地,纤维素类成分为硝酸纤维素,和/或醋酸纤维素。
这两种纤维素的界面性能更好,是很好的骨架材料,能将其余原料均匀分散。
上文所述的耐酸防火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按照配方,取水煮沸,向其中加入聚乙烯醇,溶解得到聚乙烯醇的水溶液;
步骤B:向所述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加入其余原料,混合,即得耐酸防火防水涂料。
配方中聚乙烯醇的含量较高,因此先将其溶解于水中,再加入其余的原料,能缩短混匀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制备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步骤B中加入其余原料的顺序为:
先加入纤维素溶解,再加入其余原料。
相对而言,纤维素溶解度较低,先加入纤维素有利于缩短溶解时间。
优选地,步骤B中混合的方法为:用高压蒸汽加热至300-400℃,在此温度下搅拌30分钟以上。
在高温下,高分子的流动性大幅提高,更容易混匀,形成分散性较好的乳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凯,未经刘云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