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膜的校正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8003.5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正 方法 系统 | ||
1.一种3D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控制贴有3D膜的第一终端根据3D膜的参数值,生成交织测试图,并通过所述3D膜展示生成的交织测试图;
B、控制第二终端中的摄像头以设定的拍摄角度,对通过3D膜展示的交织测试图进行拍摄,以得到条纹图像;
C、依据所述条纹图像的实际频率值和期望频率值,确定3D膜的新参数值,并返回执行步骤A,直到满足设定的参数校正条件为止;
依据所述条纹图像的实际频率值和期望频率值,确定3D膜的新参数值,包括:
依据如下公式,确定3D膜的水平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和垂直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
hpitch_new=hpitch/[1+hpitch×(hD-hd)/hR];
vpitch_new=vpitch/[1+vpitch×(vD-vd)/vR];
其中,hpitch_new为3D膜沿水平方向的新柱状透镜线距值,hpitch为3D膜沿水平方向的柱状透镜线距值,hD为沿水平方向的期望频率值,hd为条纹图像沿水平方向的实际频率值,hR为第一终端中屏幕沿水平方向的分辨率;vpitch_new为3D膜沿垂直方向的新柱状透镜线距值,vpitch为3D膜沿垂直方向的柱状透镜线距值,vD为沿垂直方向的期望频率值,vd为条纹图像沿垂直方向的实际频率值,vR为第一终端中屏幕沿垂直方向的分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3D膜的新柱状透镜线距值之后,还包括:
依据3D膜的水平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和垂直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确定3D膜的新斜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中摄像头与第一终端中屏幕之间的角度范围为(85°,9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校正条件为3D膜的新参数值的数量大于设定阀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校正条件为所述条纹图像的平均灰度值与第一灰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灰度阀值;或者,所述条纹图像的平均灰度值与第二灰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灰度阀值,其中所述第一灰度值是255,所述第二灰度值是0。
6.一种3D膜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连接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且第一终端的屏幕贴有3D膜,所述第二终端中设置有摄像头,所述3D膜的校正系统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A、控制贴有3D膜的第一终端根据3D膜的参数值,生成交织测试图,并通过所述3D膜展示生成的交织测试图;
B、控制第二终端中的摄像头以设定的拍摄角度,对通过3D膜展示的交织测试图进行拍摄,以得到条纹图像;
C、依据所述条纹图像的实际频率值和期望频率值,确定3D膜的新参数值,并返回执行步骤A,直到满足设定的参数校正条件为止;
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依据如下公式,确定3D膜的水平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和垂直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
hpitch_new=hpitch/[1+hpitch×(hD-hd)/hR];
vpitch_new=vpitch/[1+vpitch×(vD-vd)/vR];
其中,hpitch_new为3D膜沿水平方向的新柱状透镜线距值,hpitch为3D膜沿水平方向的柱状透镜线距值,hD为沿水平方向的期望频率值,hd为条纹图像沿水平方向的实际频率值,hR为第一终端中屏幕沿水平方向的分辨率;vpitch_new为3D膜沿垂直方向的新柱状透镜线距值,vpitch为3D膜沿垂直方向的柱状透镜线距值,vD为沿垂直方向的期望频率值,vd为条纹图像沿垂直方向的实际频率值,vR为第一终端中屏幕沿垂直方向的分辨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依据3D膜的水平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和垂直方向上新柱状透镜线距值,确定3D膜的新斜率值。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校正条件为3D膜的新参数值的数量大于设定阀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80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电脑处理移动终端数据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生物降解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