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消毒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6862.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泽来;李绪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泽来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C17/20;A61L2/20;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54600 云南省昭***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消毒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消毒治疗仪,涉及口腔医疗器械领域。该臭氧消毒治疗仪包括臭氧发生器、储液池、臭氧化池、喷液泵、超声波发生器、治疗手柄、主控面板、连接管、治疗头、多根输液管以及多根输气管,将连接管和所述臭氧化池导通的所述输气管设置有喷液泵,所述主控面板用于控制所述喷液泵、所述阀门的通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臭氧消毒治疗仪,可利用臭氧和臭氧水用于牙科治疗领域的消毒,用臭氧水和臭氧用于牙科治疗领域的消毒,功能多、见效快并且非常健康卫生。另外,超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出的声波对牙齿根管预备时根管壁上的碎屑及玷污层松解便于消毒液冲洗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臭氧消毒治疗仪。
背景技术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是已知可利用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臭氧可使细菌、真菌等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氧化变性,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牙胞、病毒、真菌等。传统治疗蛀牙时,光是对一颗牙齿的钻孔、填充就要花上最少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利用臭氧治疗时,喷涂一颗牙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不需经过注射麻药、钻洞及镶补的过程,即可将蛀牙治愈。臭氧治疗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能治疗最小的龋齿。臭氧治疗在口腔科可以进行龋齿、窝沟封闭、根管治疗、过敏牙、口腔溃疡、唇疮疱疹等十种治疗,对早期龋和儿童龋的治疗,突显其优越性。因此,用臭氧水和臭氧用于牙科治疗领域的消毒,功能多、见效快并且非常健康卫生。
现有技术进行臭氧治疗仅仅是利用臭氧发生器和一根导气管进行口腔治疗消毒,这样臭氧容易吸入肺对肺泡细胞造成损伤,或者是臭氧化水治疗,但常规的臭氧水的臭氧浓度很低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的现在技术暂时还没有利用臭氧和臭氧水进行臭氧治疗的一套完善的基础医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消毒治疗仪,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臭氧消毒治疗仪,包括臭氧发生器、储液池、臭氧化池、喷液泵、超声波发生器、治疗手柄、主控面板、连接管、治疗头、多根输气管以及多根输气管,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输气管与所述储液池导通,所述储液池分别通过所述输气管、所述输液管分别与所述臭氧化池导通,将所述储液池和所述臭氧化池导通的所述输液管设置有阀门,所述主控面板用于控制所述喷液泵、所述阀门的通断,所述治疗手柄为空心的腔体,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治疗手柄内,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通过一根所述输气管和一根所述输液管分别与所述臭氧化池的顶部和底部导通,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将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臭氧化池导通的所述输液管设置有喷液泵,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治疗头的一端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消毒治疗仪还包括回吸罩、回吸泵、回吸气管以及臭氧分解器,所述回吸罩的一侧与所述治疗手柄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回吸罩的另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治疗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回吸罩内伸出,所述臭氧分解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回吸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回吸罩内,所述回吸泵通过两根所述输气管分别与所述回吸气管的另一端、所述臭氧分解器导通。
臭氧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气体,如果人体吸入臭氧,会损伤人体肺里的细支气管和肺泡,造成肺部组织发炎,并引起呼吸道感染,这样设置可利用回吸泵将回吸罩内残余的臭氧回吸到臭氧分解器,利用臭氧分解器将臭氧分解为氧气排到大气中,避免了将臭氧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分解器还通过一根所述输气管与所述储液池的顶部导通,且将所述臭氧分解器、所述储液池导通的输气管设置有压力阀。
利用压力阀用于储液池内的气压过大时,打开压力阀将储液池内的臭氧气体释放进入臭氧分解器,臭氧分解器将臭氧分解为氧气排放到大气中,避免了臭氧对大气进行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消毒治疗仪还包括臭氧消毒仓,所述臭氧消毒仓设置有臭氧采集口,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一根所述输气管与所述臭氧采集口导通,且将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采集口导通的输气管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泽来,未经赵泽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6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刺激装置
- 下一篇:双鼻孔吸氧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