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毒雾化吸入用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3855.5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盈科瑞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72;A61P31/18;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雾化 吸入 溶液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雾化吸入用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剂学领域。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抗病毒口服液不仅对区域性流感的预防、治疗和控制有显著的作用,并对因病毒引起的其他疾病有显著疗效。但是口服给药起效慢,用量大,毒副作用较大,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更为安全的剂型,使药物能够直接进入呼吸道,剂量小,起效快,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质量优异的抗病毒雾化吸入用溶液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病毒雾化吸入用溶液制剂,包括:
(1)抗病毒有效成分;
(2)等渗剂及溶剂;
还可以加入缓冲液。
其中,有效成分与等渗剂的质量比为1∶1-1∶5。
有效成分的组成(按重量份计):
板蓝根10-15份、连翘3-6份、石膏4-8份、知母1.5-4.5份、地黄2-5份、石菖蒲1.5-4.5份、郁金1.5-4.5份、广藿香1.6-4.8份、芦根4-8份;
优选为(按重量份计):
板蓝根12.87份、连翘4.65份、石膏5.72份、知母2.5份、地黄3.22份、石菖蒲2.50份、郁金2.50份、广藿香2.86份、芦根6.08份;
有效成分的制法为:
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九味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收集挥发油,用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包合,或第一次1.5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二次1小时20分钟,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85%以上的乙醇 使含醇量为7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加入挥发油包合物或加入挥发油、挥发油乳浊液,得到本发明的有效成分;
以上挥发油、挥发油乳浊液还可用增溶剂(如:吐温80)溶解后加入稠膏中。
等渗剂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葡萄糖、木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种。
缓冲液为柠檬酸-柠檬酸钠、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氢氧化钠、枸橼酸-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还可以加入适量矫味剂。
雾化吸入溶液的pH值是3.0-8.5;优选pH值是4.0-7.0。
雾化吸入溶液的用量是抗病毒口服液用量的0.01-1.0倍;优选用量是抗病毒口服液用量的0.05-0.8倍;更优选用量是抗病毒口服液用量的0.1-0.5倍。
本发明所述的抗病毒雾化吸入用溶液制剂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感等。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优于抗病毒口服液的新剂型,该制剂直接由呼吸道吸入,在局部聚集成较高浓度,并直接作用于气道表面的感受器或靶受体而发挥作用,且可从气道黏膜和肺部直接吸收,该给药方式可以将药效成分直接递送至病灶,安全有效,生物利用度高,能够实现低剂量而快速有效的治疗,因而具有明显优势。
本发明制备的溶液制剂弥补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空白,可以杜绝因缺乏吸入治疗专用的制剂药物。而且本发明制备的溶液制剂是专为雾化吸入用患者设计,与雾化器配套使用,使用过程便捷,与抗病毒口服液相比,给药途径不同,使用剂量减少,安全性提高。
以下通过试验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制备流感大鼠模型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药物组一、药物组二、药物组三、药物组四、药物组五、药物组六,每组1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灌胃;药物组一、二、三、四、五、六分别给予抗病毒雾化吸入溶液(用量分别为抗病毒口服液的0.01倍、0.05倍、0.1倍、0.5倍、0.8倍、1.0倍),连续给药3天,观察经过治疗后,各组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末次给药后肺组织和血液中的药峰浓度。具体见下表:
表 各组治疗后的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各药物组对流感大鼠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药物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盈科瑞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盈科瑞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