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的药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3681.2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06 | 分类号: | A61K38/06;A61P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组胺 依赖 慢性 药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治疗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胰凝乳蛋白酶为作用靶点的 非组胺依赖慢性痒的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痒是一种引起抓挠反射的不愉快感觉。从进化角度看,痒觉和痛觉一样,构成了个体生 存所必需的第一道预警防线。急性痒在生理上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防止有害成分与身体进一 步接触。慢性瘙痒存在于多种系统性疾病中,持续时间较长,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 挠抓过度会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未有较理想的防治方法。来自 美国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联合调查结果表明:从1999年到2009年,美国以 瘙痒病症就诊的病人平均每年为700万人次,该数据只包括无法忍受严重瘙痒折磨而就诊的 病人,实际生活中的瘙痒症患者远高于这一统计。慢性瘙痒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常因 慢性瘙痒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步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982 年的4.9%增加到2012年的9.4%。目前瘙痒尤其是慢性瘙痒作为一种病症已经引起了越来越 多研究者的关注。尽管对痒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但是慢性瘙痒特别是非组胺依赖的慢 性瘙痒尚任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
目前了解最清楚的是组胺介导的痒信号,组胺主要是由肥大细胞分泌,然后通过激活邻 近的感觉神经末梢上组胺受体而产生痒觉。在人的皮肤中组胺受体介导的痒觉几乎都可以被 H1组胺受体的拮抗剂阻断。然而,这种拮抗剂对三分之二的瘙痒症无效,如干皮痒、特应性 皮炎、牛皮癣、肾和肝疾病、药物治疗、有毒植物和机械刺激等引起的瘙痒。
皮肤干燥、表皮增生是许多痒觉相关性皮肤病的共同特征,如干皮痒、湿疹、特应性皮 炎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表皮层的角质细胞,角质细胞是表皮层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细 胞,为皮肤抵御环境中的伤害性刺激提供了有效的屏障,并参与皮肤感受和传递外界信号的 变化(如:热、冷、痛、痒、接触等)。角质细胞的破坏与病理改变可对感觉神经系统产生 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小鼠角质细胞中过表达离子通道TRPV3(Transientreceptor potentialvanilloidV3)会导致过敏和痒的皮肤炎症;在小鼠角质细胞中过表达一种角质层蛋 白酶也能引起慢性瘙痒炎症。
虽然目前大家都关注角质层在慢性痒中的作用,但是还没有发现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痒尤 其是非组胺以来的慢性痒的药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治疗药物的不足,通过大 量分子机制研究筛选,结果表明胰凝乳蛋白酶对于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抑制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可达到防治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提供 一种针对非组胺依赖慢性痒的有效治疗药物。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治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的药物,它为系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防治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的药物,它是由ChymostatinA(抑 糜酶素A)、ChymostatinB(抑糜酶素B)和ChymostatinC(抑糜酶素C)组成的混合小肽。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防治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的药物,ChymostatinA(抑糜酶素 A)、ChymostatinB(抑糜酶素B)和ChymostatinC(抑糜酶素C)的物质的量比例为1:1:1。
ChymostatinA(抑糜酶素A)、ChymostatinB(抑糜酶素B)和ChymostatinC(抑糜酶素C) 组成的混合小肽在制备防治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制剂中的应用。
一种防治非组胺依赖的慢性痒的药物制剂,它由ChymostatinA(抑糜酶素A)、 ChymostatinB(抑糜酶素B)和ChymostatinC(抑糜酶素C)组成的混合小肽和助剂制成的膏 剂或水剂或者含有ChymostatinA(抑糜酶素A)、ChymostatinB(抑糜酶素B)和ChymostatinC (抑糜酶素C)组成的复方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ChymostatinA(抑糜酶素A)、ChymostatinB(抑糜酶素B)和ChymostatinC (抑糜酶素C)的结构式如图1:
有益效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