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2662.8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余心亮;孙伟;李文;何文祥;李靖;赵冲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陶瓷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陶瓷隔 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中隔膜的主要功能是隔离正负极并阻止电子穿过,同时能 允许锂离子通过,从而在充放电过程中完成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 输。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以及 电池安全性能的好坏。聚烯烃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相 对廉价的特点,在锂电池研究开发初期便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锂电隔膜 的主流方向,如单层聚丙烯(PP)微孔膜、单层聚乙烯(PE)微孔膜以及三层 PP/PE/PP复合膜。但是这种隔膜的热稳定性比较差,在高温下很容易发生 收缩,导致正负极接触,进而造成电池解体或爆炸。此外,聚烯烃材料亲 电解液能力差,保持电解液能力不足,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大电流充放电 等性能差,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动力储能电池的使用。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聚烯烃隔膜的表面涂覆陶瓷 材料,这样即使隔膜基材发生了收缩或融化,陶瓷涂层仍能阻止正负极接 触,防止大面积短路,提升安全性能。
如公开号为CN10453857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 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将无机填料、粘结剂和溶剂 进行混合,使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制备成均匀的浆料;b、将浆料均匀的涂 覆在隔膜上,然后放置于50℃~80℃的烘箱里烘干2h~24h,便可得到锂离 子电池用的无机物涂层隔膜。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普通的陶瓷粉体进行涂覆,比表面积只有十几 m2/g至数十m2/g,吸液能力仍然有限,而且陶瓷颗粒和粘结剂之间的结合 力较弱,容易出现掉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瓷隔膜具 有较强的吸液能力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陶瓷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及复合在其至少一个表面 的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包含具有多孔结构的陶瓷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颗粒的比表面积≥200m2/g,气孔率≥45%,陶瓷 颗粒的粒径为20nm~1μm。
陶瓷隔膜中,陶瓷涂层复合在隔膜基材的单面,也可以在隔膜基材的 双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将陶瓷颗粒的配置成涂布液,随后再涂覆在 隔膜基材的表面。本发明采用比表面积大于200m2/g、气孔率≥45%的多 孔、高比表面积的陶瓷颗粒,能增加陶瓷涂层与隔膜基材的复合、粘连效 果,增强所述陶瓷隔膜的机械强度,减小陶瓷颗粒掉粉、脱落现象;还能 降低电解液与隔膜的张力,改善所述隔膜的润湿性及保液性能,同时还可 以降低隔膜的应力,提高所制得的陶瓷隔膜的热稳定性能。
所述隔膜基材为聚烯烃类微孔膜,作为优选,所述隔膜基材为聚乙烯 (PE)单层膜、聚丙烯(PP)单层膜或PP/PE/PP三层复合膜,隔膜基材 的孔隙率为35~60%,孔径为30-500nm。
所述陶瓷颗粒选用多孔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二氧化锆 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陶瓷颗粒的粒径为20nm~1μm。
所述陶瓷涂层的厚度为1~10μm。在该陶瓷涂层的厚度下,隔膜基材 的厚度优选10~30μm。
进一步优选,所述陶瓷颗粒的比表面积为300-800m2/g,气孔率 55-90%,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0~500nm。
作为优选,所述的陶瓷颗粒为二氧化硅和/或三氧化二铝,比表面积为 400-600m2/g,气孔率为60~80%,陶瓷颗粒的粒径为60nm~300nm。
通过实验获知,采用混合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陶瓷颗粒可进一步 改善所述陶瓷隔膜的热稳定性和对电解液的润湿性能,进一步优选,二氧 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的重量比为1:3-3:1。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陶瓷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将陶瓷颗粒、粘结剂和溶剂混匀,得到涂覆浆料;
步骤(2):将涂覆浆料均匀涂覆在隔膜基材表面,经过干燥形成陶 瓷隔膜。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 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电极组件和具有该电极组件的电化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