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起落架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1454.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季茂龄;邓云生;程迪迪;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起落架 缓冲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起落架缓冲器,包括外筒(1)、外螺母(2)、内筒(3)、排气嘴(4)、压紧件(5)、耐磨环(6)、滑块(7)、阻尼板(8)、活门(9)、活门螺母(10)、隔离活塞(11)、注油嘴(12)、支撑件(13)、充气阀(14),通过油‑气腔体的布置调整,结构形式的全新设计,实现一种与常规缓冲器工作方式相反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在没有受到外在载荷时,处于最短状态;当受到外部载荷时,缓冲器伸长,丰富了起落架的构型,为实现飞机的特殊需求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起落架缓冲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起落架缓冲器,在飞机着陆时处于压缩状态;飞机起飞离地后,缓冲器处于全伸长状态。对一些特殊构型的起落架,无法满足其工作需求。
本发明研究的起落架缓冲器工作方式与常规缓冲器相反,当飞机着陆受到地面载荷时,缓冲器处于伸长状态;当飞机起飞后,缓冲器处于压缩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缓冲器,可以满足特殊形式起落架的需要,为起落架的构型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构思为:通过油-气腔体的布置调整,结构形式的全新设计,实现一种与常规缓冲器工作方式相反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在没有受到外在载荷时,处于最短状态;当受到外部载荷时,缓冲器伸长。
同时该缓冲器具有常规起落架缓冲器同等的吸能能力,即飞机着陆过程中,缓冲器首先被拉伸,油腔体积减小,油液高速流经阻尼小孔,迫使气腔压力升高,同时将飞机势能转变为油液热能和气体势能。当气体势能高于外界能量时,缓冲器再缩短,迫使油液反向流经阻尼孔,将气体势能转化为油液热能,而热能通过缓冲器部件传递到外界环境中,从而实现能量的吸收。
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新型起落架缓冲器,包括外筒1、外螺母2、内筒3、排气嘴4、压紧件5、耐磨环6、滑块7、阻尼板8、活门9、活门螺母10、隔离活塞11、注油嘴12、支撑件13、充气阀14,其中,
隔离活塞11装在内筒3中;活门9装在活门螺母10内,活门螺母10与阻尼板8拧紧,阻尼板8装在内筒3中;耐磨环6装在滑块7的外槽内,滑块7装在内筒3的外部,压紧件5与内筒3拧紧;内筒3装在外筒1中;支撑件13套在内筒3上,装在外筒1的内部;外螺母2拧在外筒1上;注油嘴12拧在外筒1上;充气阀14拧在内筒3上;气腔A通过充气阀14充入氮气;油腔B、C通过注油嘴12注入液压油;当内筒伸缩过程中,滑块左端气腔压力会相应升高或降低,排气嘴4用于调整左腔气压。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起落架缓冲器,丰富了起落架的构型,为实现飞机的特殊需求提供了技术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缓冲器拉伸过程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缓冲器压缩过程原理图;
其中,1外筒,2外螺母,3内筒,4排气嘴,5压紧件,6耐磨环,7滑块,8阻尼板,9活门,10活门螺母,11隔离活塞,12注油嘴,13支撑件,14充气阀,A气腔,B油腔1,C油腔2。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