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微生物磷钾肥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1146.3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秦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勇义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钾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肥料,具体涉及一种双微生物磷钾肥。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农业生产一直是各级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农业的效益取决于农作物的产量,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又必须依靠化学肥料作保障。随着化学肥料在农田里的长期使用,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农民们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就加大了肥料的使用量,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种粮的成本,而且还直接导致土壤的严重污染和贫瘠化,进而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改良土质环境,增加土壤的生产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改良土壤的主要方法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而增加矿物肥料的使用量。现在市面上也出现有一些矿物肥料,但这些矿物肥料在使用过程中改善土质、增加产量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很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免疫力,提高抗病害能力并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双微生物磷钾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微生物磷钾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麦饭石20—40份,黄金石5—15份,大青石5—15份,钾长石5—15份,胶冻样芽孢杆菌5—10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地衣芽孢杆菌5—15份,侧孢芽孢杆菌1—5份,解磷解钾菌1—5份。
本发明双微生物磷钾肥在制作时,按上述配比分别计量各原料,混合均匀后粉碎成50-200目包装待用。
本发明的双微生物磷钾肥适用于各种土壤,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果树、蔬菜等一切作物。
使用时,该产品以底施为主,也可撒施、穴施、沟施或冲施,该产品需配合复合肥使用,复合肥可减少20%左右。
本发明采用独特配方工艺,是微量元素与微生物菌剂的完美结合,科学添加了科技精品活化因子(活力酶)和细胞赋活素。其中:
麦饭石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能够稳定和提高、平衡土壤的物理机能,有效改善土质,加快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黄金石,天成之宝藏,内富含多种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贵金属。
大青石,富含多种矿物质,对改善土质非常有利。
钾长石,可制取钾肥,提高土壤中钾的含量。
胶冻样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钾细菌),能分解硅酸盐及矿石中的含钾矿物,具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菌体灰分中的钾含量33%以上菌体内的钾在菌体死亡后游离出来,又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同时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多糖、激素赤霉素、吲哚乙酸等多种生理性物质,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活化疏松土壤,分解种种中、微量元素硅钙硫硼鉬锌等,全面补充作物营养;胶质芽隐杆菌在土壤中分解各种营养元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作物生理性缺素症发生,有效抑制果树的小叶、黄叶、早期落叶病、根腐病;胶质芽孢杆菌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有效抑制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
枯草芽孢杆菌,抑制生长环境中的有害菌的滋生繁殖,有效预防重茬病害及线虫的侵染,增强植物的抗病免疫力,最大限度地阻断土壤土传病害;强力促进增根、生根、壮根,毛细根数增加一倍以上;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蓄水、蓄能和地温,缓解重茬障碍;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平衡土壤的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成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
地衣芽孢杆菌,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和对植物根部的侵袭,减少植物土传病害,预防多种害虫爆发;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保苗率,预防种子自身的遗传病害,促进根系生长;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蓄水、蓄能和地温,缓解重茬障碍;有效的解磷解钾,且促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腐植质,极大地提高土壤肥效;促进作物生长、成熟,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收入。
侧孢芽孢杆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益菌生物数量,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良土壤的通透性、保水性、保湿性、保肥性;刺激作物根系发育,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减轻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长期使用对线虫、真菌病害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基本相当,防腐、抗病、抗重茬效果显著;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硝酸盐含量;固化若干重金属,降低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勇义,未经秦勇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