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界面交互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1040.3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明;郑维希;孙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交互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交互方法,属于增强现实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头部的转动参数,所述转动参数包括:转动方向、转动角度以及转动角加速度;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转动参数以及预先设置的指令确定规则确定交互指令;执行确定的所述交互指令,以实现对显示组件显示的界面的交互控制;通过获取用户头部的转动方向、转动角度以及转动角加速度等转动参数,结合该转动参数以及预先设置的指令确定规则确定交互指令,执行确定的交互指令,以实现对显示的界面的交互控制,提供了一种仅通过用户头部转动操作即可以实现与虚拟界面进行主动交互的方法,扩展了虚拟界面的交互方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界面交互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以及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增强现实技术则是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沿技术之一。
现有的增强现实技术能够自动分析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实时图像中的物体,查询识别出的物体相关的信息,如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等,并将查询到的信息融合在实时图像中进行显示。比如,以某智能眼镜为例,该智能眼镜包含一个或多个拍摄视界与佩戴者视界相同的摄像头,当摄像头拍摄到某一物体,比如一栋高楼时,智能眼镜将对该高楼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查询该大楼的名称、高度以及建造日期等信息,并通过智能眼镜的镜片显示查询到的信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增强现实技术中,实时图像中物体信息的显示方式较为固定,且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显示的信息,而无法与显示的信息进行交互,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显示的信息,而无法与显示的信息进行交互,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界面交互装置及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界面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头部的转动参数,该转动参数包括:转动方向、转动角度以及转动角加速度;根据获取到的该转动参数以及预先设置的指令确定规则确定交互指令;执行确定的所述交互指令,以实现对显示组件显示的界面的交互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界面交互方法,通过获取用户头部的转动方向、转动角度以及转动角加速度等转动参数,结合该转动参数以及预先设置的指令确定规则确定交互指令,执行确定的交互指令,以实现对显示组件显示的界面的交互控制,提供了一种仅通过用户头部转动操作即可以实现与虚拟界面进行主动交互的方法,扩展了虚拟界面的交互方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显示的界面包括至少两个界面,该至少两个界面分属于不同的界面组,其中,每个界面组包含至少一个界面,且每个该界面组在同一时刻仅有一个界面被显示。提供一种可用的界面展示方式,以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头部动作切换显示不同的信息,实现海量信息的有序布局,提高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两个界面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且该用户正视时视线正对的第一界面处于激活状态;该根据获取到的该转动参数以及预先设置的指令确定规则确定交互指令,包括:判断r>t是否成立,r为该用户头部在垂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t为该用户头部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角度;若判断结果为r>t成立,则根据r和该用户头部在垂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加速度a生成第一类型交互指令;若判断结果为r>t不成立,则根据t和用户头部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角加速度a’生成第二类型交互指令。从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确定不同的交互指令,扩展了虚拟界面的使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家用智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