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化通孔泡沫-二氧化钛阳极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0986.8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功多;张维冰;刘翻;王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3 | 分类号: | C25B11/03;C25B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4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化通孔 泡沫 氧化 阳极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阳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石墨化通孔泡沫- 二氧化钛阳极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能源密切相关,而不同能源的使用也是人 类进步的标志之一。从远古时代利用柴薪开始到今天化石类能源等,人们并 不能直接使用这些能源,往往需要将能源进行转化。
原电池和电解池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之间进行转化的装置,已经被广泛 应用在多个领域,如金属冶炼、氯碱工业、污染物治理、电镀等等。电极是 影响电能与化学能两者之间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对电极材料及构型等 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的关注热点。碳素电极因为价格低廉、导电性能高 等特点得到了广泛运用,如石墨电极、碳电极、特种碳素电极等。但是这些 电极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得到更高的电能转化效率,人们制备了 各种优异的电极,如黑磷电极(一种基于黑磷电极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6034A)、各种功能化修饰的碳电极(Y.Y.Sun,J.J.Fei,K.B.Wu,S.S. Hu,Anal.Bioanal.Chem.,2003,375,544;L.Fernandez,H.Carrero,Electrochim. Acta,2005,50,1233;Z.H.Wang,Y.M.Wang,G.A.Luo,Analyst,2002,127, 1353)等。但是这些电极制备工艺较复杂,工业化使用仍有待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化通孔泡沫-二氧 化钛阳极复合材料。该材料为一种微米级石墨化的泡沫碳,其呈整体排列高 度有序但局部不规则状,使得材料内部具有更多的叠层结构,加强材料的稳 定性和导电性;同时通过增加材料的通孔,增大材料的有效使用面积,进一 步在孔道内沉积二氧化钛,用于污染物的催化氧化,从而提高制备阳极的氧 化反应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石墨化通孔泡沫-二氧化钛阳极复合材料,其具有石墨韧带连接的网 状结构,网状结构具有通孔,在通孔的孔道内沉积二氧化钛。
在孔道内沉积二氧化钛,可以为晶体颗粒状或者在局部形成涂层。
所述阳极复合材料通孔的孔隙率为30~60%。
所述的阳极复合材料的粒径为5~600μm,密度为0.2~0.5g/cm3,热膨胀 系数为1.0~1.8ppm。
所述的阳极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1.0~1.8ppm,使用温度范围为0~ 1000℃。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以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导电系数可达500~1000 S/cm。
化学惰性强,可以耐酸、碱、有机溶剂、无机盐等腐蚀。
且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可以容易的被加工成棒、板等各种形状和规 格的电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有效使用面积大,能大大提高阳极的反应能力。阳极的氧化反应能力 与其有效表面积成正相关,本发明所述材料内部具有丰富的通孔,大大增加 了其使用面积;同时材料孔道内沉积了二氧化钛,可用于污染物的催化氧化, 因此使用该材料制备的阳极,具有更高反应能力。
(2)石墨化碳与二氧化钛复合构,稳定性高:本发明所述材料为其具有 石墨韧带连接的网状结构,同时多孔石墨化碳与二氧化钛复合构成三维结构, 使得该材料结构更加稳定,热膨胀系数小,使用温度可到1000℃,可耐酸、 碱、有机溶剂、无机盐等腐蚀。
(3)导电性能好。具有常规石墨材料更好的导电性能,导电系数为 500-1000S/cm。
(4)易于加工。可以容易的被加工成棒、板等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石墨化通孔泡沫-二氧化钛阳极复合材料的具体实 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阴极竖直旋转微电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氢气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