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VAl半金属表面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0906.9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敏;韩红培;王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43/12 | 分类号: | H01L4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sub val 金属表面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VAl半金属表面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发现许多霍伊斯勒合金具有半金属特性,即一个自旋通 道是金属性的而另一个自旋通道是半导体性或绝缘性,从而展示 100%的自旋极化。这种独有的特性使得此类霍伊斯勒合金材料成为 了半导体最佳的自旋极化电子注入源。因此,近年来,研究霍伊斯勒 合金和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及其性质引起了许多科研工 作者的极大兴趣。除此之外,许多霍伊斯勒合金和常见半导体的晶格 结构和晶格常数很容易匹配,故这些霍伊斯勒合金在实验上易于生长 在常见半导体上。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尽管这些霍伊斯勒型的半金 属铁磁体与一些常见的半导体有很好的晶格匹配度,但当他们形成异 质结时,在异质结的界面处,原来块材中的半金属性往往容易失去, 即异质结的界面不在具有半金属特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许是多 方面的:像界面处原子的无序,氧化,缺陷造成的自旋散射,甚至是 固有的电子关联效应。无论是何原因,这种半金属性在异质结界面处 退化的的现象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结构性因素。毕竟任何两种不 同材料间总是存在晶格失配的可能,即使他们的晶格结构和晶格常数 非常的接近。
对于半金属材料和半导体间界面自旋极化的问题,人们在理论和 实验上已经有所研究。例如,Akbarzadeh等人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了Co2MnSi/GaAs和Co2FeSi/GaAs异质结(001)方向的电磁性质, 发现在理想的SiMn/As界面处Co2MnSi块材中的半金属特性依然存 在,但Co2FeSi块材中的这种半金属特性在与半导体GaAs的界面处 则完全消失了。一篇关于Co2CrAl/GaAs界面电子结构的研究报道: 在Co2CrAl/GaAs(110)方向上,电子的自旋极化率往往会保持的相 对较高,甚至在个别(110)界面结构上几乎会达到100%。最近, Chadov等人利用霍伊斯勒材料Co2MnAl和CoMnVAl两种合金结构 和化学上的兼容性,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合理地设计出了高自旋极 化的磁阻结,理论上证实在Co2MnAl/CoMnVAl异质结的界面处展示 半金属特性。实验上,人们已在衬底硅(Si)上外延生长出全霍伊斯 勒合金Co2FeSi薄膜;为了保证铁磁性的稳定性,以MgO为缓冲层, 全霍伊斯勒合金Co2MnSi超薄膜生长在了铁(Fe)衬底上。通过软X 射线的磁圆二色性(softx-raymagneticcirculardichroism,XMCD), 人们研究了全霍伊斯勒合金Co2MnGe薄膜在富Co情况下Mn和Co 原子的磁态。因此,从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实际应用出发,研究半金属 材料和半导体异质结薄膜的电磁性质(尤其是异质结界面处的自旋极 化)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全霍伊斯勒合金Co2VAl,上述实验报道只是发现了该合金 材料具有铁磁性和较高的居里温度,但并没有证实其具有半金属行为, 并且,Co2VAl的分子磁矩与压力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另一方面, Meinert等人在实验上生长出了Co2VAl的薄膜结构并发现Co2VAl薄 膜同样具有很好的铁磁性和较高的居里温度。此外,也有一些理论研 究报道了块材Co2VAl的结构、电磁性质等。然而,对于全霍伊斯勒 合金Co2VAl薄膜或多层膜,至今未见理论上的报道。为此,我们基 于自旋极化的密度泛函理论首先对Co2VAl的块材结构进行研究,确 定其基态并研究其电磁性质;然后,研究Co2VAl(111)方向上其表 面的电子结构及半金属性。
因此,现有工艺方法落后,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Co2VAl半金属表面制备工艺,包
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构建块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