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9325.3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创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曹爱红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诊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现代医学开展微创外科检查及手术的一种辅助器械, 即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
背景技术
硬质内窥镜是微创外科应用最广泛的器械之一,但其工作端部多数不可弯曲,且材质坚 硬,在人体内活动时稍有不慎便容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另外,非一次性使用的硬质内窥 镜由于与人体直接接触,使用前后均需清洁消毒,手术准备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此外,也有人研发了鞘管,但现在技术中,鞘管必须与内窥镜配套使用,且内窥镜从鞘 管端口出的端部能与人体直接接触,在需要更换时,鞘管与内窥镜必须一起更换使用,且鞘 管的前端也为硬质结构,也容易对人体待检查或手术的部位的腔道的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影 响病患的健康和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该诊疗鞘管与内窥 镜配合使用,其既能通入一般器械进行手术,又能防止内窥镜工作端部与人体接触,而且该 鞘管进入人体时不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此外,其能连续为不同患者诊疗时,仅需更换诊 疗鞘管即可,无需更换内窥镜,缩短手术准备时间,节省医疗成本,降低社会和患者负担。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包括鞘管轴,所述鞘管轴包括工作端部和操作端 部,所述鞘管轴为由外管、中间管、内管构成的三重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一次成形,形 成一个前端进行封闭的内窥镜通道,所述前端封闭处为透明,所述中间管形成一个前端不封 闭的操作通道,所述工作端部位于鞘管轴的前部,所述工作端部的前端设有抽水孔,所述操 作端位于鞘管轴后部,所述操作端上设有包括与内窥镜配合的卡口和器械入口、进水口和出 水口。
根据操作通道的设计方式不同,本发明中操作通道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第一种,所述操作通道为将器械通道、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通道,所 述操作通道出口位于鞘管轴的后端。
第二种,所述操作通道内设有相互独立设计直线型的器械通道、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 该三个通道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器械通道位于下方,两侧为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所述器械 入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位于鞘管轴的后端。
在本发明中,所述诊疗鞘管前端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气囊,鞘管轴内可通过导气管与气囊 相连,导气管尾端的进气口与气囊测压表相连,气囊测压表上有充气球茎和释放按钮。
在本发明中,所述导气管埋入外管与中间管间的注气腔中。
在本发明中,所述鞘管轴上的气囊未充气前稍突出于鞘管轴的外壁,直径稍大于鞘管轴 外径;充气后呈短粗圆筒状或长圆筒状,向气囊鞘管壁外膨胀突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鞘管轴上的气囊为压力可调的高容量低压气囊,所述气囊为环绕在鞘 管轴的前端部的环绕式,数量一个或多个均匀布置,其形状为圆筒状或圆柱状。
在本发明中,所气囊由高弹性和高韧性的柔性医用高分子或纳米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鞘管轴由金属、塑料、柔性医用高分子或纳米材料制成,鞘管轴表面 涂有润滑涂层。
在本发明中,所述内窥镜通道的前端封闭处形状为圆润的半球形,且该前端封闭处的内 壁外壁均涂有不沾水/油的无色透明涂层,使操作时沾上的体液、血液或水蒸气自动滑落,不 影响镜下视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型诊疗鞘管,其内窥镜通道先端封闭,且与操作通道互无接触、完全 独立,使内窥镜主体免于与人体接触,且在连续为不同患者实施诊疗时,仅需更换一次性诊 疗鞘管即可,无需更换硬质内窥镜,缩短手术准备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社会和患者的 负担。
(2)本发明所述的诊疗鞘管,其内窥镜通道先端封闭处设计成圆润的半球形,突出鞘管 轴前段的先端部,在人体内可防止硬质内窥镜或鞘管先端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3)本发明所述的诊疗鞘管,可配置气囊,气囊起膨胀和扩张的作用,能充分暴露手术 部位,使诊疗更准确、更直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单通道)。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的先端部示意图(单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创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创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煤代油的燃烧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空调双向节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