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8443.2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帝谷;商昇望;吴家欣;陈宗明;詹维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4 | 分类号: | H04B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王蕊 |
地址: | 新加坡新加坡城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收发器,尤其关于一种具有片上发射/接收(TR)开关的收发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收发器中,发射/接收开关是用于在收发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切换的装置。当收发器操作于发射模式下时,发射/接收开关用于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预发射信号耦合至天线。当收发器操作于接收模式下时,发射/接收开关用于将天线的接收信号耦合至接收器。传统的发射/接收开关可能会引发两个问题。由于发射/接收开关可能不能与发射器以及接收器的阻抗完全匹配,所以当信号穿过时发射/接收开关会有本征损失(intrinsic loss)。由于当收发器操作于发射模式下时预发射信号的大幅摆动(swing),发射/接收开关也可能发生故障。
对于差分通信系统,片外变压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平衡的/不平衡的)还用来在单端信号与差分信号之间进行转换。由于将片外变压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插入收发器的额外工作,片外变压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将导致整体成本更高。此外,片外变压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可能占据印刷电路板大片面积,这也会增加总成本。
因此,对于差分通信系统来说,提供一种低成本、低损耗的收发器是本领域的重点关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片上结构的收发器。
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发器,该收发器包含:功率放大电路,被设置为在该收发器的发射模式期间产生差分输出信号;第一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电路,被设置为将该差分输出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出信号;可切换的匹配电路,被设置为在该发射模式期间接收该收发器的信号端口上的该单端输出信号,以及在该收发器的接收模式期间将该信号端口上的单端接收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入信号;以及低噪声放大电路,被设置为在该接收模式期间将该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低噪声输入信号;其中该功率放大电路、该第一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电路、该可切换的匹配电路以及该低噪声放大电路被配置为一个单芯片。
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发器,该收发器包含:多个功率放大电路,被设置为在该收发器的发射模式期间产生多个差分输出信号;功率结合器,被设置为将该多个差分输出信号结合为单端输出信号;可切换的匹配电路,被设置为在该发射模式期间接收该收发器的信号端口上的该单端输出信号,以及在该收发器的接收模式期间将该信号端口上的单端接收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入信号;以及低噪声放大电路,被设置为在该接收模式期间将该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低噪声输入信号;其中该多个功率放大电路、该功率结合器、该可切换的匹配电路以及该低噪声放大电路被配置为一个单芯片。
上述收发器可减少切换损耗以及芯片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收发器100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收发器200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发器100运行在发射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发器100运行在接收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收发器500的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发器的切换方法600的流程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噪声放大电路7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电子装置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到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8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