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7769.3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小华 |
主分类号: | A61B50/37 | 分类号: | A61B50/3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019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纱布 清点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会用到各种不同型号的纱布,包括腹部垫、大纱布、小纱布、腔镜纱布、胃肠纱布等,并需要共同清点确认。通常,清点的纱布会悬挂于纱布架或纱布桶,不利于清点工作,且易造成血液体液直接污染地面增加感染的可能,术后废弃的纱布集中放置于纱布桶,当纱布过多时难以清点,容易造成纱布的遗漏,可能造成交叉感染。若是不慎将纱布遗留在病人体内,更是对病人的康复和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充气式纱布清点器,用于放置和清点术中使用的纱布,显得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放置和清点手术后的废弃纱布的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式纱布清点器,本体呈无盖箱体结构,包括充气外皮和气嘴,所述充气外皮完成充气后系一个内部分隔有多个区间的容置腔。
优选地,上述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其中:所述内部分隔的多个区间包括小区间和大区间,所述小区间围绕于大区间的四周。
更优选地,上述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其中:所述每个小区间和大区间内均标记有相应的标号,每个标号标注于该区间的底面或者区间的内壁上。
再优选地,上述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其中:所述气嘴安装于充气外皮外侧面的任意位置。
另外,上述充气式纱布清点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出厂时呈压缩状态,需要使用时,使用打气筒通过气嘴向其内部打气,或者用嘴向其内部吹气使其充气成型,之后封住气嘴;使用时,将废弃的纱布逐一放置于纱布清点器内的各个区间,根据每个区间内的标号,统计和清点纱布的数量;充气式纱布清点器使用后或者发生损坏,将其放气压缩,最后统一收集进行清洁和回收。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体现在:(1)本发明充气式纱布清点器用于放置和清点术中使用的各类纱布,防止纱布遗漏、避免纱布粘连混淆,便于规范废弃纱布的统一处理;(2)根据每个区间内的标号,多方共同统计和清点纱布的数量时一目了然。(3)小区间和大区间的数量符合临床常规使用纱布的型号规格,更便于计数。(4)本发明占据空间小,且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存放;(5)本发明可以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了成本。(6)术中、术后可始终保持地面清洁无血渍。避免使用过的废弃纱布污染手术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充气式纱布清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其内部标号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充气外皮;11—小区间;12-大区间;2-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本发明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如图1所示,本体呈无盖箱体结构,包括充气外皮1和气嘴2,气嘴2安装于充气外皮1的外侧面的任意位置,充气外皮1完成充气后系一个内部分隔有多个区间的容置腔。其内部分隔的多个区间包括多个小区间11和大区间12,小区间11围绕于大区间12的四周。较小的纱布可放置于小区间11内,较大的纱布可放置于大区间12内。如图2所示,每个小区间11和大区间12内均标记有相应的标号,小区间11的每个标号标注于该区间的外边缘,大区间12的每个标号标注于该区间的底面。需要说明的是,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其内部分隔出的区间数量没有限制,图2中的分隔和标记方法仅为优选方案。
本发明使用方法如下:本发明充气式纱布清点器出厂时呈压缩状态,占据空间很小,且重量很轻,方便运输;需要使用时,使用打气筒通过气嘴向其内部打气,也可用嘴向其内部吹气,待其充气成型,封住气嘴即可使用;使用时,将废弃的不同规格的纱布逐一放置于纱布清点器内的各个区间,根据每个区间内的标号,统计和清点纱布的数量;充气式纱布清点器使用或者发生损坏,可将其放气压缩,最后统一收集起来进行清洁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小华,未经潘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