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7062.2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意;官小玉;常金明;范浩军;颜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28;B01J20/22;B01J20/3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性 可回收 纳米 吸附剂 制革 废水 治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以下所用物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1)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制备:
(1.1)表面含氨基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将1-10份经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100-150份溶剂中,并于室温下超声振荡10-40分钟;然后滴加2-5份硅烷偶联剂,同时升温至80-120℃反应18-24小时,获得的产物用磁铁进行分离并用无水乙醇反复洗涤,烘干至恒重后即得表面含氨基的磁性纳米颗粒;
(1.2)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将2-5份表面含氨基的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150-200份溶剂中,在持续搅拌和惰性气体保护下加入1-4份缩合剂,0.5-2份羧基活化剂,0.5-2份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所述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为对羟基苯甲酸、龙胆酸、原儿茶酸、均苯三酚酸、没食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加料完毕后在-20-40℃反应20-30小时,反应结束后,产物用磁铁分离并用无水乙醇反复洗涤,烘干至恒重,得到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
(2)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将以上制得的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0.5-4份加入100份含三价铬的制革废水中,6-24小时后,用磁铁将吸附剂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述磁性纳米颗粒为粒径为15-60nm的Fe3O4、γ-Fe2O3中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述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所述缩合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可回收纳米吸附剂的含铬制革废水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所述羧基活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1-羟基苯并三氮唑、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0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