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绒毛白蜡体胚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5672.9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燕丽萍;刘翠兰;吴德军;李丽;王开芳;藏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绒毛 白蜡 诱导 获得 再生 植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蜡属组织培养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绒毛白蜡体胚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为木犀科(oleaceae)白蜡属(Fraxinus)落叶乔木,根系发达,耐盐碱,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先锋树种。全世界已有白蜡属植物70余种,我国30余种,全国各省各地区均有栽植。近年来,国内有关绒毛白蜡的繁殖主要以播种育苗为主,播种育苗培育出的苗木长势不好、参差不齐、且随着育苗繁殖代数的增加,产生了变异,白蜡良种潜力尚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使得白蜡优良种质的供应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体细胞胚诱导是组织培养方法中最好的无性繁育技术(Merkle et al.,2005;Oh et al.,2010;胡峰等,2014),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能保持无性系母本的优良性状,有利于白蜡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大规模化生产(Arnold et al.,2002),也可用于人工种子生产,在种质资源繁殖方面应用前景广泛。因此,通过体细胞胚诱导途径建立绒毛白蜡组织培养繁育技术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关于白蜡属植物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和腋芽增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较多,而通过体胚发生途径再生植株的报道相对较少。目前,关于白蜡属植物腋芽增殖和器官发生途径获得的再生植株的报道多集中在美国白蜡(F.americana)(Preece et al.,1991)、欧洲白蜡(F.excelsior)(Hammatt 1994,1996;Tabtett et al.,1992;Silveira et al.,1994)、细叶白蜡(F.angustifolia)(Tonon et al.,2000)、对节白蜡(F.hupehensis)(王彩云等,1999)、红梣(F.pennsylvanica Marsh.)(Kim et al.,1997)、绒毛白蜡(F.velutina Torr.)(陈之群等,2006;王磊等,2008)、常青白蜡(F.griffithii)(李素华等,2009)、大叶白蜡(F.americana)(洪源范等,2006)等。近几年也有对白蜡属植株体胚发生进行研究的报道,如已从水曲柳(F.mandshurica)(孔冬梅等,2006)、美国白蜡(F.americana)(Bates et al.,1992)、细叶白蜡(F.angustifolia)(Tonon et al,2001)、欧洲白蜡(F.excelsior)(Capuana et al.,2007)和花曲柳(F.rhynchophylla)(杨玲等,2012)成功诱导体细胞胚并获得白蜡再生植株。但关于绒毛白蜡无性繁育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报道极少,陈之群等(2006)以绒毛白蜡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腋芽增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王磊等(2008)以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平均增殖系数为3.59,存在繁育增殖率低及生根率低等缺陷。迄今为止,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各类文献中,尚未见有关绒毛白蜡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绒毛白蜡体胚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的通过绒毛白蜡体胚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步骤是:
(1)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剥除外种皮后置于三角瓶中,流水冲洗2–3小时,用75%乙醇浸泡1分钟,再用0.1%的升汞消毒8–10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后,将消毒后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MS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萌发2–6天;
(2)取萌发的胚根为外植体,接种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
(3)将暗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体胚萌发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诱导出体胚苗;
(4)将体胚苗转移到试管苗复壮培养基,光照培养10–14天后,转入生根培养基继续光照培养;
(5)将步骤(4)获得的生根植株炼苗,移栽;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盐分+B5有机+1.8–2.2mg·L–16-苄基腺嘌呤(BA)+0.08–0.12mg·L–1萘乙酸(NAA)+30g·L–1葡萄糖+5.0g·L–1琼脂,pH值5.2–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交莲瓣兰根状茎直接诱导成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湿度动态收集转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