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草药保健香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3720.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祥;况燚;王朝;吕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11/14;A61P11/04;A61P25/00;A61P11/00;A24B1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靳苗静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保健 香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 保健香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 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 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 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所 以经常吸烟容易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严重者患上肺癌, 极大威胁着烟民的健康。面对全世界十几亿的吸烟者,健康问题成了 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保健香 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香烟的有害物质少,不但不会引起咽喉肿 痛、食欲不振,对人体无伤害,而且具有保健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草药保健香烟,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 的各组分:烟草30~40%、金荞麦20~30%、丁香10~20%、桂皮5~10%、 甘草10~20%和枇杷叶10~2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作出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中草药保健香烟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 组分:烟草30~35%、金荞麦20~25%、丁香10~20%、桂皮5~10%、 甘草10~15%和枇杷叶10~20%,该百分比下的香烟的有害物质少,能 够更有效地减缓吸烟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食欲不振等不良症状。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中草药保健香烟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 组分:烟草30%、金荞麦20%、丁香20%、桂皮5%、甘草15%和枇 杷叶10%,该百分比下的香烟的有害物质最少,并且能够最有效地减 缓吸烟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食欲不振等不良症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中草药保健香烟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先称取适量的各组分,然后再将称取的各组分加入搅 拌机搅拌混匀,得到各组分混合物,再将所述各组分混合物加入卷烟 机卷烟成型,即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作出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称取适量的各组分后,还包括将称取的金荞 麦、丁香、桂皮、甘草和枇杷叶进行前处理的步骤,所述前处理通过 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进行:将称取的金荞麦、丁香、桂皮、甘草和枇 杷叶滚压成柔软的绒毛型,得到柔软的绒毛型中草药混合物,再将所 述绒毛型中草药混合物过筛。
作为优选的方案,称取金荞麦、丁香、桂皮、甘草和枇杷叶之前, 还包括将金荞麦、丁香、桂皮、甘草和枇杷叶进行干燥处理的步骤。
作为优选的方案,将金荞麦、丁香、桂皮、甘草和枇杷叶于 110~115℃烘干,优选于115℃烘干,有利于降低烟丝的干头量,提高 烟丝的质量。作为优选的方案,将所述绒毛型中草药混合物中草药过 12~16目筛,优选过12目筛,降低了碎丝率,提高了中丝和整丝的含 量。还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中草药保健香烟在用于制备抑 制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中草药保健香烟在用于制备抑 制头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中药药理如下:
金荞麦,药用部位:根、径、叶、花、籽。
药材性状:根状茎木质化,黑褐色。茎直立,高50~100厘米, 分枝,具纵棱,无毛。有时一侧沿棱被柔毛。叶三角形,顶端渐尖, 基部近戟形,边缘全缘,两面具乳头状突起或被柔毛;叶柄长可达10 厘米;花序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尖,边缘膜 质,长约3毫米,每苞内具2~4花;花被片长椭圆形。瘦果宽卵形, 具3锐棱,长6~8毫米,黑褐色,无光泽。
功能主治:治疗痢疾、肠炎;治疗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治疗 肺癌;治疗蛇虫咬伤。
甘草,药用部位:根、根状径。
药材性状: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 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 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
功能主治: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 怠乏力等;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用于气喘咳嗽;用于胃痛、 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枇杷叶,药用部位: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3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丹参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慢性痢疾温脾祛寒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