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控盐增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3421.7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宋付朋;诸葛玉平;娄燕宏;王会;郭新送;尚晓阳;张明杰;陈青;张晓;陈淑君;赵鹏;王德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C2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河 三角洲 中度 盐碱地 冬小麦 增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控盐增产方法,该方法针对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的实地特殊情况,制定了冬小麦施肥量及其施用比例与方法,灌水量及其相应的灌溉原则与方法的水肥运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冬小麦地准备与灌水洗盐;(2)基肥运筹与畦田整理;(3)良种选用与播种;(4)冬前水分运筹;(5)春季水肥运筹;(6)后期水分运筹。本发明对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控制盐碱、培肥土壤、增产稳产、节本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对解决我国人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控盐增产方法。
背景技术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输送巨量泥沙沉积造陆形成的。该区由于造陆时间短,海拔低,周边环海,地下水位浅且矿化度高,蒸发量大,因土质疏松,地下水中的盐分极易上升至地表,导致土壤盐渍化。据统计,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地面积达44.89万公顷,占全区耕地土壤面积的59.04%,其中土壤全盐含量在0.1wt%~0.6wt%之间的轻中度盐碱地占到78%以上,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
冬小麦是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的高产稳产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国家粮食安全非常重要。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种植目前没有系统的水肥运筹方法,存在水肥运筹不合理,且土壤蒸发量大,造成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返盐返碱,影响冬小麦出苗和生长以至于出现土壤盐渍化加重、产量降低等问题;因此,如何克服盐碱地给冬小麦种植带来的难题成为黄河三角洲区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控盐增产方法,该方法针对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冬小麦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及方法,以及灌水量及相应的灌溉原则和方法,结合上述水肥运筹方法最终获得了冬小麦控盐增产方法,对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控制盐碱、培肥土壤、增产稳产、节本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对解决我国人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控盐增产方法,采用水肥运筹的方式:
发明人根据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目标产量、耕层土壤肥力和盐分变动情况、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以及培肥改土需求确定以下冬小麦控盐增产的肥料施用量和运筹方法:
每公顷撒施腐熟农家肥9000~12000kg或商品有机肥3000~7500kg,ZnO 15~30kg,均作为基肥施用;
每公顷化肥纯N 180~270kg,P
施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达到改土培肥降盐效果,化肥在冬小麦各需肥关键期施用能有效供应冬小麦生长对养分需要并控制盐害和肥害,锌肥作为基肥施用能够保证施用均匀,有效增强冬小麦抗逆性,促进生长,增穗增粒,并达到稳产和增产;
冬小麦播前灌水1200~1800方/公顷泡田洗盐,越冬期、春季返青拔节期、灌浆期分别灌水900~1500方/公顷;冬小麦播前泡田采用畦灌方式,其他冬小麦生育期可采用畦灌或喷灌方式。
泡田洗盐降低耕层土壤盐分,保障冬小麦出苗率和苗齐苗壮,冬小麦各生育期灌水能调控耕层土壤盐分并满足冬小麦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冬小麦生长,保障增产增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3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载金针菇高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冬小麦套种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