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平衡扭扭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2969.X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亚;赵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旭亚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平衡 扭扭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车,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平衡扭扭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 “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 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 保持系统的平衡。目前的电动平衡车一般都具有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平衡 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前进、后退及停止,这样的控制也称 “手控”。目前平衡车的脚踏平台一般是一块板状的平板,其在使用过程中始 终是保持水平状态,无法相对转动,所以无法让使用者仅仅通过利用脚部即可 对平衡车进行控制。
有些平衡车,转向时则是通过旋转板的旋转来控制转向,采用旋转板结构 更加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智能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探测刚性踏板扭曲量来控制转 向,改变传统采用控制杆或采用旋转板来控制转向的控制方式,结构更加简单, 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整体设计更加合理的电动平衡扭扭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动平衡扭扭车,包括一块刚 性踏板、踏板扭曲感应装置、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轮毂电机、防滑垫、底盖; 刚性踏板呈左右对称,踏板扭曲感应装置部署在刚性踏板中心区域;踏板的左 右两侧边缘位置固定有纵向设置的轮毂电机;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固定在车体 上并与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踏板包括踏板扭曲感应装置和防滑垫,车 体左右两端朝外的部分均具有一个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处于轮毂电机上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体扭转感应装置是由一个以上的应变感应器 组成,应变感应器均匀分布在踏板中心区域,踏板扭曲感应装置与姿态感应及 控制装置连接,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驱动轮毂电机,实现车体的直行、转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包括供电电源、控制器、 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轮毂电机驱动电路;所述供电电源与控制器连接,控 制器分别与轮毂电机驱动电路、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连接,实现车体的自平 衡、加速、减速、转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刚性踏板代替传统的旋转板或者控制杆 控制方向,通过探测刚性踏板的扭曲控制转向,结构更加简单,制作成本大大 降低,整体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踏板扭曲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刚性踏板、2.应变感应器、3.底盖、4.轮毂电机、5.防滑垫、6.踏板 扭曲感应装置,7.供电电源,8.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9.电机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 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 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 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动平衡扭扭车,包括一块刚性踏板1、 轮毂电机4、踏板扭曲感应装置6、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8、防滑垫5、底盖3, 刚性踏板1成左右对称且为一整体,刚性踏板中心部位为踏板扭曲感应区域; 踏板的左右两侧边缘位置固定有纵向设置的轮毂电机4;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8 固定在车体上并与电机连接。
其中,刚性踏板包括踏板扭曲感应装置6和防滑垫5,车体左右两端朝外的 部分均具有一个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处于轮毂电机上方。
本实施例中,踏板扭曲感应装置6是由一个以上的应变感应器2组成,应 变感应器均匀分布在踏板中心区域,踏板扭曲感应装置与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 连接,姿态感应及控制装置驱动轮毂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旭亚,未经孙旭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