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000.2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7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鹏;吴仁克;李素敏;周浩杰;余鹏;沈凯;石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并行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主管理节点接收数据并获取数据的关联关系;
步骤2,主管理节点计算工作计算节点的可调配的GPU和GPU工作负载;
步骤3,主管理节点划分数据并将已划分的数据分发到各个工作计算节点;
步骤4,工作计算节点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传输回主管理节点;
步骤5,主管理节点将结果合并输出;
步骤1中,主管理节点对数据进行最近邻关联数据集建模,获取数据源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1中,主管理节点对数据进行最近邻关联数据集建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根据数据的分类和特征对数据进行维度划分;
步骤1.2,对数据的每个维度进行方差计算;
步骤1.3,以计算所得的最大方差值所对应的维度为依据划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主管理节点通过jdbcDNA接口接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维度包括用户相似度、数据源位置、数据访存时间、数据类型、数据访问频度及内存依赖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主管理节点通过基于父子节点双血缘机制计算工作计算节点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主管理节点通过基于父子节点双血缘机制计算工作计算节点的状态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子血缘采集所在的工作计算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状态信息传输给父血缘;
步骤2.2,父血缘接收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对子血缘进行调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父血缘与子血缘之间采用异步更新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各个工作计算节点将数据转化成的具体作业并进行分割,然后进行基于节点粒度的部署,启动执行调度器将作业分割为具体的任务进行并行处理。
8.一种数据并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并行处理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数据并行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0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救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若干放置区的医疗急救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